畲田詞
【其一】
大家齊力斸孱顏,耳聽田歌手莫閒
各願種成千百索,豆萁禾穗滿青山
【其二】
殺盡雞豚喚劚畲,由來遞互作生涯
莫言火種無多利,林樹明年似亂麻
【其三】
谷聲獵獵酒醺醺,斫上高山亂入雲
自種自收還自足,不知堯舜是吾君
【其四】
北山種了種南山,相助力耕豈有偏?
願得人間皆似我,也應四海少荒田
【其五】
畲田鼓笛樂熙熙,空有歌聲未有詞
從此商於爲故事,滿山皆唱舍人詩
大家齊力斸孱顏,耳聽田歌手莫閒
各願種成千百索,豆萁禾穗滿青山
【其二】
殺盡雞豚喚劚畲,由來遞互作生涯
莫言火種無多利,林樹明年似亂麻
【其三】
谷聲獵獵酒醺醺,斫上高山亂入雲
自種自收還自足,不知堯舜是吾君
【其四】
北山種了種南山,相助力耕豈有偏?
願得人間皆似我,也應四海少荒田
【其五】
畲田鼓笛樂熙熙,空有歌聲未有詞
從此商於爲故事,滿山皆唱舍人詩
《畲田詞》是宋代詩人王禹偁的組詩作品。這五首詩描寫了商州豐陽、上津二邑畲田耕作風俗,生動地記錄了山區刀耕火種的情景,讚揚了普通人民勤勞刻苦和團結互助的美德。全詩語言樸素淺近,清新流暢。
畲(shē)田:燒荒墾種。
詞:歌詞,一作調。
斸(zhú);鋤一類的農具。這裏作動詞,掘土的意思。
孱顏:通“巉巖”,高峻險要的山岩。
索:古代長度單位,十丈爲索。作者自注:“山田不知畎畝,但以百尺繩量之,曰某家今年種得若干索,以爲田數。”
豆萁:豆莖。這裏泛指豆類作物。
豚(tún):原指小豬,這裏泛指豬。
遞互:交替互助。
生涯:生活,活計。
“莫言”二句:作者自注:“種穀之明年,自然生木,山民獲濟。”
獵獵:形容擊鼓聲。
醺醺:酣醉的樣子。
斫(zhuó):砍伐。
“自種”二句:取《擊壤歌》“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之意。
堯舜:即唐堯和虞舜,古代聖明的君主。
力耕:努力耕種。
豈有偏:沒有偏心。
皆似我:都像我們一樣能夠互助。
熙熙(xīxī):和樂的樣子。
商於(wū):古地名。商於古道的陝西商洛商州、河南淅川縣內鄉一帶。戰國時,張儀說楚懷王絕齊親秦,願以商於之地六百里獻楚,即指此。
故事:過去的事。這句是說:商於地區畲田時“空有歌聲未有詞”的情況從此成爲過去。
舍人:作者自稱。《漢書·高帝紀》(唐)顏師古注:“舍人,親近左右之通稱也。”作者曾任右拾遺、直史館、左司諫知制誥等官,常在皇帝左右,故自稱“舍人”。
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