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風 · 鄭風 · 山有扶蘇
山有扶蘇,隰有荷華。
不見子都,乃見狂且。
山有喬松,隰有游龍。
不見子充,乃見狡童。
不見子都,乃見狂且。
山有喬松,隰有游龍。
不見子充,乃見狡童。
《國風·鄭風·山有扶蘇》一詩出自《詩經》,爲《國風·鄭風》的第十首。
爲先秦時代鄭國華夏族民歌。
這是一首描寫男女約會時女子對男子的戲謔、俏罵的詩歌。
全詩二章,每章四句。
全詩充滿了調侃、戲謔的意味,笑罵中蘊含着深厚的愛,清新活潑。
又因爲全詩出自少女之口,不失其天真、善良。
爲先秦時代鄭國華夏族民歌。
這是一首描寫男女約會時女子對男子的戲謔、俏罵的詩歌。
全詩二章,每章四句。
全詩充滿了調侃、戲謔的意味,笑罵中蘊含着深厚的愛,清新活潑。
又因爲全詩出自少女之口,不失其天真、善良。
隰(xí):窪地。
華(huā):同「花」。
子都:古代美男子。
狂:狂妄的人。
且(jū):助詞。
一説拙、鈍也。
喬:高大。
游龍:水草名。
即葒草、水葒、紅蓼。
子充:古代良人名。
狡童:姣美的少年。
一説爲狡獪的少年。
華(huā):同「花」。
子都:古代美男子。
狂:狂妄的人。
且(jū):助詞。
一説拙、鈍也。
喬:高大。
游龍:水草名。
即葒草、水葒、紅蓼。
子充:古代良人名。
狡童:姣美的少年。
一説爲狡獪的少年。
山上有茂盛的扶蘇,池裏有美豔的荷花。
沒見到子都美男子啊,偏遇見你這個小狂徒。
山上有挺拔的青松,池裏有叢生的水葒。
沒見到子充好男兒啊,偏遇見你這個小狡童。
沒見到子都美男子啊,偏遇見你這個小狂徒。
山上有挺拔的青松,池裏有叢生的水葒。
沒見到子充好男兒啊,偏遇見你這個小狡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