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李商隱平生曾兩度入官祕書省,但最終未能得志,處境每況愈下。該詩就是表達了他雖仕途不順,卻堅守清高之志。全詩層層深入,闡發主題。先是描寫蟬的境遇,後面直接跳到自身的遭遇上來,直抒胸臆,感情強烈,最後卻又自然而然地回到蟬身上,首尾圓融,意脈連貫。
以:因。高難飽:古人認爲蟬棲於高處,餐風飲露,故說“高難飽”。 恨費聲:因恨而連聲悲鳴。費,徒然。 五更(gēng):中國古代把夜晚分成五個時段,用鼓打更報時,所以叫“五更”。疏欲斷:指蟬聲稀疏,接近斷絕。 碧:綠。 薄宦:官職卑微。梗猶泛:典出《戰國策·齊策》:土偶人對桃梗說:“今子東國之桃梗也,刻削子以爲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則子漂漂者將何如耳。”後以梗泛比喻漂泊不定,孤苦無依。梗,指樹木的枝條。 故園:對往日家園的稱呼,故鄉。蕪已平:荒草已經平齊沒脛,覆蓋田地。蕪,荒草。平,指雜草長得齊平。 君:指蟬。警:提醒。 亦:也。舉家清:全家清貧。舉,全。清,清貧,清高。
你棲身高枝之上才難以飽腹,悲鳴傳恨無人理會白費其聲。 五更以後疏落之聲幾近斷絕,滿樹碧綠依然如故毫不動情。 我官職卑下像桃梗漂流不定,家園長期荒蕪雜草早已長平。 煩勞你的鳴叫讓我能夠警醒,我是一貧如洗全家水一樣清。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0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