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此詩寫出了遊子的思鄉懷親之情,詩一開頭便緊切題目,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悽然,因而時時懷鄉思人,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詩一躍而寫遠在家鄉的兄弟,按照重陽節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懷念自己。詩意反覆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節倍思親”更是千古名句。
九月九日:即重陽節。古以九爲陽數,故曰重陽。憶:想念。山東:王摩詰遷居於蒲縣(今山西永濟縣),在函谷關與華山以東,所以稱山東。
異鄉:他鄉、外鄉。 爲異客:作他鄉的客人。
佳節:美好的節日。
登高:古有重陽節登高的風俗。
茱萸(zhū yú):植物名。香氣辛烈,可入藥。古俗農歷九月九日重陽節,佩茱萸能祛邪辟惡。
獨自離家在外地爲他鄉客人,每逢佳節來臨格外思念親人。
遙想兄弟們今日登高望遠時,頭上插菜萸可惜衹少我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