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
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
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全詞寫懷人念遠、憂思難禁之情,或爲作者牽記其弟李從善入宋不得歸,故觸景生情而作。
上片點出春暮及相別時間,落了一身還滿的雪梅正像愁之慾去還來;而下片由彼方措意,說從善留宋難歸,託雁捎信無憑,心中所懷的離恨,就好比越走越遠還生的春草那樣無邊無際。
兩者相形,倍覺愁腸寸斷的悽苦和離恨常伴的幽怨。
歇拍兩句從動態寫出離恨的隨人而遠,尤顯生動,爲人所稱。
清平樂(yuè):原唐教坊曲名,後用爲詞牌名。
調名取用漢樂府“清樂”“平樂”兩樂調命名。
雙調,四十六字,八句,上片四仄韻,下片三平韻。
春半:即半春,春天的一半。
唐代柳宗元《柳州二日》詩中有句:“宦情羈思共悽悽,春半如秋意轉迷“。
別來春半,指自分別以來,春天已過去一半,說明時光過得很快。
柔:呂本二主詞、吳本二主詞、侯本二主詞、《尊前集》、《全唐詩》、《詞綜》等本中均作“愁”。
柔腸,原指溫柔的心腸,此指綿軟情懷。
“砌下”句:指臺階下飄落的白梅花猶如雪片紛飛。
砌(qì)下:臺階下。
砌,臺階。
落梅:指白梅花,開放較晚。
“拂了”句:指把滿身的落梅拂去了又落了滿身。
“雁來”句:是說鴻雁雖然來了,卻沒將書信傳來。
古代有憑藉雁足傳遞書信的故事。
《漢書·蘇武傳》中記載:“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
”故見雁就聯想到了所思之人的音信。
無憑:沒有憑證,指沒有書信。
遙:遠。
歸夢難成:指有家難回。
恰如:正像。
《全唐詩》《古今詞統》《古今詩餘醉》等本中均作”卻如”;毛本《尊前集》中作“怯如”。
更行更遠:指行程越遠。
更,越。
還生:還是生得很多。
還,仍然,還是。
離別以來,春天已經過去一半,映入目中的景色掠起柔腸寸斷。
階下落梅就像飄飛的白雪一樣零亂,把它拂去了又飄灑得滿滿一身。
鴻雁已經飛回而音信毫無依憑,路途遙遠,回去的夢也難形成。
離別的愁恨正像春天的野草,越行越遠越生。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7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