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嗟君此別意何如,駐馬銜杯問謫居。
巫峽啼猿數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
青楓江上秋帆遠,白帝城邊古木疏。
聖代即今多雨露,暫時分手莫躊躇。
巫峽啼猿數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
青楓江上秋帆遠,白帝城邊古木疏。
聖代即今多雨露,暫時分手莫躊躇。
此詩是詩人爲送兩位被貶官的友人而作,寓有勸慰鼓勵之意。
一詩同贈兩人,內容銖兩悉稱。
詩除了首尾合起來總寫外,中間兩聯雙雙分寫,不偏祜。
頷聯上句寫巫峽風光,以古民謠典故來暗示李少府所去的峽中荒涼之地;下句寫衡陽,暗示王少府去長沙,並希望他能多寄書函。
頸聯上句寫長沙青楓江的帆船,是再寫王少府;下句寫白帝城,遠在古原始森林的巴東,是再寫李少府。
雙雙交錯進行,結構嚴密,情感交織。
最後兩句,是勸藉二人儘可放心而去,不久即可召還。
全詩情感不悲觀,也不消極。
一詩同贈兩人,內容銖兩悉稱。
詩除了首尾合起來總寫外,中間兩聯雙雙分寫,不偏祜。
頷聯上句寫巫峽風光,以古民謠典故來暗示李少府所去的峽中荒涼之地;下句寫衡陽,暗示王少府去長沙,並希望他能多寄書函。
頸聯上句寫長沙青楓江的帆船,是再寫王少府;下句寫白帝城,遠在古原始森林的巴東,是再寫李少府。
雙雙交錯進行,結構嚴密,情感交織。
最後兩句,是勸藉二人儘可放心而去,不久即可召還。
全詩情感不悲觀,也不消極。
峽中:此指夔州巫山縣(今屬重慶)。
謫(zhé)居:貶官的地方。
巫峽:地名,在今重慶市巫山縣東。
古民謠《巴東三峽歌》:「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衡陽:地名,今屬湖南。
相傳每年秋天,北方的南飛之雁,至衡陽的回雁峯,便折回北方。
這是由長沙想到衡陽,意思要王少府至長沙後多寫信來。
青楓江:地名,在花溪。
秋帆:指秋風吹着小舟,送友人遠去。
謫(zhé)居:貶官的地方。
巫峽:地名,在今重慶市巫山縣東。
古民謠《巴東三峽歌》:「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衡陽:地名,今屬湖南。
相傳每年秋天,北方的南飛之雁,至衡陽的回雁峯,便折回北方。
這是由長沙想到衡陽,意思要王少府至長沙後多寫信來。
青楓江:地名,在花溪。
秋帆:指秋風吹着小舟,送友人遠去。
此次離別不知你們心緒何如,停住馬飲酒詢問被貶的去處。
巫峽猿猴悲啼令人傷心流淚,衡陽的歸雁會爲我捎來回書。
秋日青楓江上孤帆遠遠飄去,白帝城邊黃葉飄零古木稀疏。
聖明朝代如今定會多施雨露,暫時分手希望你們不要躊躇。
巫峽猿猴悲啼令人傷心流淚,衡陽的歸雁會爲我捎來回書。
秋日青楓江上孤帆遠遠飄去,白帝城邊黃葉飄零古木稀疏。
聖明朝代如今定會多施雨露,暫時分手希望你們不要躊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