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清镜上朝云,宿篆犹熏。
一春双袂尽啼痕,那更夜来山枕侧,又梦归人。
花底病中身,懒约湔裙。
待寻闲事度佳辰,绣榻重开添几线,旧谱翻新。
一春双袂尽啼痕,那更夜来山枕侧,又梦归人。
花底病中身,懒约湔裙。
待寻闲事度佳辰,绣榻重开添几线,旧谱翻新。
《浪淘沙·清镜上朝云》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词。
此词借女子春日愁思描写了作者自己的离恨。
上片写环境氛围,烘托无奈之心境;下片写对离人的深怀眷念。
上片由景而起,下片用白描之法,全词于平实率直中见真婉深致,且不乏情韵流露。
此词借女子春日愁思描写了作者自己的离恨。
上片写环境氛围,烘托无奈之心境;下片写对离人的深怀眷念。
上片由景而起,下片用白描之法,全词于平实率直中见真婉深致,且不乏情韵流露。
浪淘沙:词牌名。
原为唐教坊曲,又名“卖花声”等。
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
双调,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减者),平韵。
清镜:明亮的镜子。
宿篆:夜来点燃的篆香。
谓朝云映到了明镜里,夜来焚烧的篆香还未燃尽。
袂(mèi):袖子。
啼痕:泪痕。
山枕:一种枕头,两端似山峰耸起,故得名。
唐温庭筠《更漏子》:“山枕腻,锦衾寒,觉来更漏残。
”
湔(jiān)裙:暗喻情恋之事。
古俗正月元日至月底,士女酹酒洗衣于水滨,祓除不祥。
谱:刺绣的图谱。
原为唐教坊曲,又名“卖花声”等。
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
双调,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减者),平韵。
清镜:明亮的镜子。
宿篆:夜来点燃的篆香。
谓朝云映到了明镜里,夜来焚烧的篆香还未燃尽。
袂(mèi):袖子。
啼痕:泪痕。
山枕:一种枕头,两端似山峰耸起,故得名。
唐温庭筠《更漏子》:“山枕腻,锦衾寒,觉来更漏残。
”
湔(jiān)裙:暗喻情恋之事。
古俗正月元日至月底,士女酹酒洗衣于水滨,祓除不祥。
谱:刺绣的图谱。
清晨醒来,朝云映在明亮的镜子中,昨天夜里焚烧的篆字香依旧散发着香气。
整整一个春天,因为相思的愁苦,双袖上始终沾满斑斑泪痕,更难过的是,昨夜见情郎归来,醒来却发现空是一场梦。
春日愁思成病,懒于和闺中女伴相约游玩,想要找些事情打发时间,于是便在绣品上添了几针,又把旧日的乐谱翻成新曲。
整整一个春天,因为相思的愁苦,双袖上始终沾满斑斑泪痕,更难过的是,昨夜见情郎归来,醒来却发现空是一场梦。
春日愁思成病,懒于和闺中女伴相约游玩,想要找些事情打发时间,于是便在绣品上添了几针,又把旧日的乐谱翻成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