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墙欲高行
龙欲升天须浮云,人之仕进待中人。
众口可以铄金,谗言三至,慈母不亲。
愦愦俗间,不辨伪真。
愿欲披心自说陈,君门以九重,道远河无津。
这首诗约作于太和二年(公元228年),是时,魏明帝曹叡行幸长安,洛阳出现了曹叡驾崩、群臣拥立曹植为帝的谣传(《魏略》曰:是时讹言,云帝已崩,从驾群臣迎立雍丘王植。
京师自卞太后群公尽惧。
及帝还,皆私察颜色。
卞太后悲喜,欲推始言者。
帝曰:“天下皆言,将何所推?”)。
为了辩白,曹植写下了此诗。
当:代、模拟。
须:凭借。
仕进:入仕做官。
中人:君王左右贵幸之人。
铄(shuò):销融。
《楚辞·九章·惜诵》:“故众口其铄金兮。

慈母不亲:借用曾参的典故。
《史记·甘茂列传》:“鲁人有与曾参同姓名者杀人,人告其母曰‘曾参杀人’,其母织自若也。
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
顷又一人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投杼下机,逾墙而走。

愦愦:糊涂。
披心:剖析内心。
九重:宋玉《九辩》:“君之门以九重。
”指国君的宫门深邃幽远。
津:渡口,此指渡船或桥梁。
暂无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5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