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鄉故人偶集客舍
天秋月又滿,城闕夜千重。
還作江南會,翻疑夢裏逢。
風枝驚暗鵲,露草覆寒蛩。
羈旅長堪醉,相留畏曉鐘。
此詩描寫在羈旅途中和同鄉偶然聚會的情景。
前二聯寫秋夜客途與老朋友相逢,充分表現了驚喜交集的感情。
第三聯寫秋夜景色,表現客居他鄉的淒涼。
尾聯「羈旅長堪醉,相留畏曉鐘」以畏怕分離時間到來作結,深刻表現對同鄉聚會的珍惜和友情的深厚。
這首詩的中心是寫「故人偶聚」,但由於聚會的地點在客舍,大家都在異鄉,因此,除了有重逢的喜悅外,更多的是對羈旅的嗟嘆。
偶集:偶然與同鄉聚會。
天秋:謂天行秋肅之氣;時令已值清秋。
唐·李白《秋思》詩:「天秋木葉下,月冷莎雞悲。」
城闕(què):宮城前兩邊的樓觀,泛指城池。
《詩經·鄭風·子衿》:「佻兮達兮,在城闕兮。」孔穎達疏:「謂城上之別有高闕,非宮闕也。」
千重:千層,層層迭迭,形容夜色濃重。
《後漢書·馬融傳》:「羣師疊伍,伯校千重。」
會:聚會。
翻疑:反而懷疑。
翻:義同「反」。
風枝:風吹拂下的樹枝。
宋·曾慥《高齋漫錄》:「南唐有畫,黃頭子數十枚集於風枝上。」
驚暗鵲:一作「鳴散鵲」。
露草:沾露的草。
唐·李華《木蘭賦》:「露草白兮山悽悽,鶴既唳兮猿復啼。」
寒蛩(qióng):深秋的蟋蟀。
唐·韋應物《擬古詩》之六:「寒蛩悲洞房,好鳥無遺音。」
泣寒蛩:指秋蟲在草中啼叫如同哭泣。
羈(jī)旅:指客居異鄉的人。
《周禮·地官·遺人》:「野鄙之委積,以待羈旅。」鄭玄注:「羈旅,過行寄止者。」
長:一作「常」。
相留:挽留。
曉鐘:報曉的鐘聲。
唐·沈佺期《和中書侍郎楊再思春夜宿直》:「千廬宵駕合,五夜曉鐘稀。」
秋月又一次盈滿,城中夜色深濃。
你我在江南相會,我懷疑是夢中相逢。
晚風吹動樹枝,驚動了棲息的鳥鵲。
秋草披滿霜露,伴隨着悲吟的寒蟲。
你我客居他鄉,應該暢飲以排遣愁悶,留你長飲敘舊,只擔心天曉鳴鐘。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6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