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都有意收殘暑,雲尚多情戀太陽。
莫怪人間無易事,一晴天且費商量。
離離花影壓欄干,客裏春光愁裏看。
燕若知歸飛上下,月如無浪到團欒。
關山尺素離人夢,風木紙錢丘墓餐。
明日一鞭循祭掃,可憐紅淚又難乾。
【其一】
大風西北來,搖天海波黑。
茫茫世界塵,點點國土墨。
雖曰中國海,無從問禹跡。
近溯唐南蠻,遠逮漢西域。
舊時《職貢圖》,依稀猶可識。
自明遣鄭和,使節馳絡繹。
凡百馬流種,各各設重譯。
金棄鑄多羅,玉環獻摩勒。
每以佛光明,表頒帝威德。
蘇祿率群臣,渤泥挈盡室。
闌斑被繡縵,扶服拜赤帟。
是中蠻夷長,竊號公侯伯。
比古小諸侯,尚足稱蒲璧。
其他鳥了部,爭亦附商舶。
有詔鎮國山,碑立高百尺。
以此明得意,此刻之罘石。
及明中棄後,朝貢漸失職。
豈知蕞爾國,既經三四摘。
鐵圍薄福龍,大半供鳥食。
我行過九真,其次泊息力。
婆羅左右望,群島比蟣蝨。
咸歸西道主,盡拔漢赤幟。
日夕興亡淚,多於海水滴。
行行復行行,便到師子國。
【其二】
浩浩象口水,流到殑伽山。
遙望窣堵波,相約僧躋攀。
中有臥佛像,丈六金身堅。
右疊重累足,左握光明拳。
雖具堅牢相,軟過兜羅綿。
水田脫淨衣,鬊雲堆華鬘。
大青發屈蠡,圍金耳垂環。
就中白毫光,普照世大千。
八十種好相,一一功德圓。
是誰攝巧匠,上登忉利天。
刻此牛頭檀,妙到秋毫顛。
或言佛涅槃,娑羅雙樹間。
此即茶維地,斯語原訛傳。
惟佛有神力,高踞兩山巔。
至今雙足跡,尚隔十由延。
或言古無人,只有龍鬼仙。
其後買珠人,漸次成市廛。
此亦妄造語,有如野狐禪。
實別經行地,與佛大有緣。
參天貝多樹,由此枝葉繁。
獨怪如來身,不坐千葉蓮。
既付金縷衣,何不一啓顏?
豈真津梁疲,老矣倦欲眠。
如何沈沈睡,竟過三千年?
【其三】
吁嗟佛滅度,世界眼盡滅。
最先王捨城,大辟禪師窟。
迦葉與阿難,結集佛所說。
爾來一百年,復見大會設。
恆河左右流,犍槌聲不絕。
其後阿育王,第一言佛法。
能役萬鬼神,日造八萬塔。
舉國施與佛,金榜國門揭。
九十六外道,群言罷一切。
復遣諸弟子,分授十萬偈。
北有大月氏,先照佛國月。
四開無遮會,各運廣長舌。
漢家通西域,聲教遠相接。
金人一入夢,白馬來負笈。
繩行復沙度,來往踵相躡。
總持四千部,重譯多於發。
華言通梵語,眾推秦羅什。
後分律法論,宗派各流別。
要之祛盧字,力大過倉頡。
南有獅子王,鑿字赤銅鍱。
當時東西商,互通度人筏。
但稱佛弟子,能避鬼羅殺。
帝遣雲師羽衛嚴,天孫今葉鳳凰佔。
九重簫鼓飛華蓋,一朵芙蓉擁絳幨。
銀浦卷舒環喜氣,琳宮馥郁散餘炎。
織成錦字銜青鳥,舞罷霓裳耀素蟾。
爲雨夢宜今夕穩,如羅淚比舊痕添。
神光冉冉翔靈鵲,香霧濛濛護瑞鶼。
吉慶花從空際落,氤氳扇自畫中拈。
何人乞巧芳名錫,五色飛來墜鏡奩。
殷商全賴西山士,蜀漢孤生北地王。
豈有丈夫臣異類,羞於華夏改胡裝。
莫道江村無可誇,樑時白鶴漢時槎。
近來仙佛空陳跡,茆屋書聲有幾家。
分香賣履獨傷神,歌吹聲中繐帳陳。
到底不知埋骨地,卻教臺上望何人?
幔亭老仙今王喬,兩腳鳧舃超矜遙。
仙山仙令六年住,爛醉長生癭木瓢。
歸來載得鬱林石,賓朋裙屐恣遊遨。
桐山繪圖筆佹僪,墨花怒卷閩海潮。
武夷山水插斗杓,洞中毛竹抽菸梢。
武夷仙人降恍惚,靈風神雨聞仙璈。
此中哭臥倘容我,脫去世故同逋逃。
高擲龍頭九節杖,鐵船峯頂看雲濤。
桑苧家傳舊有經,彈琴喜傍武夷君。
輕濤松下烹溪月,含露梅邊煮嶺雲。
醒睡功資宵判牒,清神雅助晝論文。
春雷催蒸仙岩筍,雀舌龍團取次分。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9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