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禛
〔清〕 1634 - 1711 年
原名王士禛,赐名士祯,字子眞,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谥文简。
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
清顺治十五年(西元一六五八年)进士,康熙四十三年(西元一七〇四年)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
清初杰出诗人、文学家,继钱牧斋之后主盟诗坛,与朱竹垞并称「南朱北王」。
诗论创「神韵」说,于后世影响深远。
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转为苍劲。
擅长各体,尤工七绝。
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
啼碎春光莺燕语。
一片花飞,又是天将暮。
欲乞放晴春不许,黄昏更下廉纤雨。
春去应知郎去处。
好属春光,共向郎边去。
毕竟春归人独住,澹烟芳草千重路。
问平安否,金陵南去楚云西。
望中烟草迷离。
回首红桥分赋,笔掣翠虹蜺。
叹青门一别,白社人稀。
诗狂酒悲。
老大去、几人知。
往日荆州作牧,吊古题诗。
周郎已矣,忆风流、顾曲似当时。
归来也、两鬓千丝。
出镇淮门,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多态,竹木蓊郁,清流映带。
人家多因水为园亭树石,溪塘幽窃而明瑟,颇尽四时之美。
拿小艇,循河西北行,林木尽处,有桥宛然,如垂虹下饮于涧;又如丽人靓妆袨服,流照明镜中,所谓红桥也。
游人登平山堂,率至法海寺,舍舟而陆径,必出红桥下。
桥四面触皆人家荷塘。
六七月间,菡萏作花,香闻数里,青帘白舫,络绎如织,良谓胜游矣。
予数往来北郭,必过红桥,顾而乐之。
登桥四望,忽复徘徊感叹。
当哀乐之交乘于中,往往不能自喻其故。
王谢冶城之语,景晏牛山之悲,今之视昔,亦有怨耶!壬寅季夏之望,与箨庵、茶村、伯玑诸子,倚歌而和之。
箨庵继成一章,予以属和。
嗟乎!丝竹陶写,何必中年;山水清音,自成佳话,予与诸子聚散不恒,良会未易遘,而红桥之名,或反因诸子而得传于后世,增怀古凭吊者之徘徊感叹如予今日,未可知者。
千古秦淮水,东流绕旧京。
江南戎马后,愁杀庾兰成。
重午龙舟岁岁陈,轻凫飞燕各如云。
瓦官阁下黄花涨,别有凌波水上军。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4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