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
〔明〕 1500? - 1582? 年
明小说家。
山阳人,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科举屡遭挫折,嘉靖中补贡生,后任浙江长兴县丞。
耻为五斗米折腰,拂袖而归,专意著述。
自幼喜读野言稗史、志怪小说,善谐谑,晚年作《西游记》,叙述唐高僧玄奘取经故事。
另有《射阳先生存稿》、《禹鼎志》等。
“本性圆明道自通,翻身跳出网罗中。
修成变化非容易,炼就长生岂俗同?清浊几番随运转,辟开数劫任西东。
逍遥万亿年无计,一点神光永注空。
”此诗暗合孙大圣的道妙。
他自得了那魔真宝,笼在袖中,喜道:“泼魔苦苦用心拿我,诚所谓水中捞月;老孙若要擒你,就好似火上弄冰。
”藏着葫芦,密密的溜出门外,现了本相,厉声高叫道:“精怪开门!”旁有小妖道:“你又是甚人,敢来吆喝?”行者道:“快报与你那老泼魔,吾乃行者孙来也。
”那小妖急入里报道:“大王,门外有个甚么行者孙来了。
”老魔大惊道:“贤弟,不好了!惹动他一窝风了!幌金绳现拴着孙行者,葫芦里现装着者行孙,怎么又有个甚么行者孙?
想是他几个兄弟都来了。
”二魔道:兄长放心,我这葫芦装下一千人哩。
我才装了者行孙一个,又怕那甚么行者孙!等我出去看看,一发装来。
”老魔道:“兄弟仔细。

你看那二魔拿着个假葫芦,还象前番雄纠纠、气昂昂走出门高呼道:“你是那里人氏,敢在此间吆喝?”行者道:“你认不得我?家居花果山,祖贯水帘洞。
只为闹天宫,多时罢争竞。
如今幸脱灾,弃道从僧用。
秉教上雷音,求经归觉正。
相逢野泼魔,却把神通弄。
还我大唐僧,上西参佛圣。
两家罢战争,各守平安境。
休惹老孙焦,伤残老性命!”那魔道:“你且过来,我不与你相打,但我叫你一声,你敢应么?”行者笑道:“你叫我,我就应了;我若叫你,你可应么?”那魔道:“我叫你,是我有个宝贝葫芦,可以装人;你叫我,却有何物?”行者道:“我也有个葫芦儿。
”那魔道:“既有,拿出来我看。
”行者就于袖中取出葫芦道:“泼魔,你看!”幌一幌,复藏在袖中,恐他来抢。
那魔见了大惊道:“他葫芦是那里来的?怎么就与我的一般?纵是一根藤上结的,也有个大小不同,偏正不一,却怎么一般无二?”他便正色叫道:“行者孙,你那葫芦是那里来的?”行者委的不知来历,接过口来就问他一句道:“你那葫芦是那里来的?”那魔不知是个见识,只道是句老实言语,就将根本从头说出道:“我这葫芦是混沌初分,天开地辟,有一位太上老祖,解化女娲之名,炼石补天,普救阎浮世界;补到乾宫-地,见一座昆仑山脚下,有一缕仙藤,上结着这个紫金红葫芦,却便是老君留下到如今者。
”大圣闻言,就绰了他口气道:“我的葫芦,也是那里来的。

魔头道:“怎见得?”大圣道:“自清浊初开,天不满西北,地不满东南,太上道祖解化女娲,补完天缺,行至昆仑山下,有根仙藤,藤结有两个葫芦。
我得一个是雄的,
却说孙行者按落云头,对师父备言菩萨借童子、老君收去宝贝之事。
三藏称谢不已,死心塌地,办虔诚,舍命投西,攀鞍上马,猪八戒挑着行李,沙和尚拢着马头,孙行者执了铁棒,剖开路,径下高山前进。
说不尽那水宿风餐,披霜冒露,师徒们行罢多时,前又一山阻路。
三藏在那马上高叫:“徒弟啊,你看那里山势崔巍,须是要仔细提防,恐又有魔障侵身也。
”行者道:
“师父休要胡思乱想,只要定性存神,自然无事。
”三藏道:“徒弟呀,西天怎么这等难行?我记得离了长安城,在路上春尽夏来,秋残冬至,有四五个年头,怎么还不能得到?”行者闻言,呵呵笑道:“早哩!早哩!还不曾出大门哩!”八戒道:“哥哥不要扯谎,人间就有这般大门?”行者道:“兄弟,我们还在堂屋里转哩!”沙僧笑道:“师兄,少说大话吓我,那里就有这般大堂屋,却也没处买这般大过梁啊。
”行者道:“兄弟,若依老孙看时,把这青天为屋瓦,日月作窗棂,四山五岳为梁柱,天地犹如一敞厅!”八戒听说道:“罢了!罢了!我们只当转些时回去罢。
”行者道:“不必乱谈,只管跟着老孙走路。

好大圣,横担了铁棒,领定了唐僧,剖开山路,一直前进。
那师父在马上遥观,好一座山景,真个是:山顶嵯峨摩斗柄,树梢仿佛接云霄。
青烟堆里,时闻得谷口猿啼;乱翠陰中,每听得松间鹤唳。
啸风山魅立溪间,戏弄樵夫;成器狐狸坐崖畔,惊张猎户。
好山!看那八面崖巍,四围险峻。
古怪乔松盘翠盖,枯摧老树挂藤萝。
泉水飞流,寒气透人毛发冷;巅峰屹-,清风射眼梦魂惊。
时听大虫哮吼,每闻山鸟时鸣。
麂鹿成群穿荆棘,往来跳跃;獐兔结党寻野食,前后奔跑-立草坡,一望并无客旅;行来深凹,四边俱有豺狼。
应非佛祖修行处,尽是飞禽走兽场。
那师父战战兢兢,进此深山,心中凄惨,兜住马,叫声:“悟空啊!我自从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
路上相逢三棱子,途中催趱马兜铃。
寻坡转涧求荆芥,迈岭登山拜茯苓。
防己一身如竹沥,茴香何日拜朝廷?”孙大圣闻言,呵呵冷笑道:“师父不必挂念,少要心焦,且自放心前进,还你个功到自然成也。

师徒们玩着山景,信步行时,早不觉红轮西坠,正是: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
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
六宫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罢钓纶。
两座楼头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
那长老在马上遥观,只见那山凹里有楼台迭迭,殿阁重重。
三藏道:“徒弟,此时天色已晚,幸得那壁厢有楼阁不远,想必是庵观寺院,我们都到那里借宿一宵,
却说那两个小妖,将假葫芦拿在手中,争看一会,忽抬头不见了行者。
伶俐虫道:“哥啊,神仙也会打诳语,他说换了宝贝,度我等成仙,怎么不辞就去了?”精细鬼道:“我们相应便宜的多哩,他敢去得成?拿过葫芦来,等我装装天,也试演试演看。
”真个把葫芦往上一抛,扑的就落将下来,慌得个伶俐虫道:“怎么不装!不装!莫是孙行者假变神仙,将假葫芦换了我们的真的去耶?”精细鬼道:“不要胡说!孙行者是那三座山压住了,怎生得出?拿过来,等我念他那几句咒儿装了看。
”这怪也把葫芦儿望空丢起,口中念道:“若有半声不肯,就上灵霄殿上,动起刀兵!”念不了,扑的又落将下来。
两妖道:“不装不装!
一定是个假的。
”正嚷处,孙大圣在半空里听得明白,看得真实,恐怕他弄得时辰多了,紧要处走了风讯,将身一抖,把那变葫芦的毫毛,收上身来,弄得那两妖四手皆空。
精细鬼道:“兄弟,拿葫芦来。
”伶俐虫道:“你拿着的。
天呀!怎么不见了?”都去地下乱摸,草里胡寻,吞袖子,揣腰间,那里得有?二妖吓得呆呆挣挣道:“怎的好!怎的好!当时大王将宝贝付与我们,教拿孙行者,今行者既不曾拿得,连宝贝都不见了。
我们怎敢去回话?这一顿直直的打死了也!怎的好!怎的好!”伶俐虫道:
“我们走了罢。
”精细鬼道:“往那里走么?”伶俐虫道:“不管那里走罢。
若回去说没宝贝,断然是送命了。
”精细鬼道:“不要走,还回去。
二大王平日看你甚好,我推一句儿在你身上。
他若肯将就,留得性命,说不过,就打死,还在此间,莫弄得两头不着,去来去来!”那怪商议了,转步回山。
行者在半空中见他回去,又摇身一变,变作苍蝇儿飞下去,跟着小妖。
你道他既变了苍蝇,那宝贝却放在何处?如丢在路上,藏在草里,被人看见拿去,却不是劳而无功?他还带在身上。
带在身上啊,苍蝇不过豆粒大小,如何容得?原来他那宝贝,与他金箍棒相同,叫做如意佛宝,随身变化,可以大,可以小,故身上亦可容得。
他嘤的一声飞下去,跟定那怪,不一时,到了洞里。
只见那两个魔头,坐在那里饮酒。
小妖朝上跪下,行者就钉在那门柜上,侧耳听着。
小妖道:“大王。
”二老魔即停杯道:“你们来了?”小妖道:“来了。
”又问:“拿着孙行者否?”小妖叩头,不敢声言。
老魔又问,又不敢应,只是叩头。
问之再三,小妖俯伏在地:“赦小的万千死罪!赦小的万千死罪!
我等执着宝贝,走到半山之中,忽遇着蓬莱山一个神仙。
他问我们那里去,我们答道,拿孙行者去。
那神仙听见说孙行者
却说那怪将八戒拿进洞去道:“哥哥啊,拿将一个来了。

老魔喜道:“拿来我看。
”二魔道:“这不是?”老魔道:“兄弟,错拿了,这个和尚没用。
”八戒就绰经说道:“大王,没用的和尚,放他出去罢,不当人子!”二魔道:“哥哥,不要放他,虽然没用,也是唐僧一起的,叫做猪八戒。
把他且浸在后边净水池中,浸退了毛衣,使盐腌着,晒干了,等天陰下酒。
”八戒听言道:“蹭蹬啊!撞着个贩腌腊的妖怪了!”那小妖把八戒抬进去,抛在水里不题。
却说三藏坐在坡前,耳热眼跳,身体不安,叫声:“悟空!怎么悟能这番巡山,去之久而不来?”行者道:“师父还不晓得他的心哩。
”三藏道:“他有甚心?”行者道:“师父啊,此山若是有怪,他半步难行,一定虚张声势,跑将回来报我;想是无怪,路途平静,他一直去了。
”三藏道:“假若真个去了,却在那里相会?此间乃是山野空阔之处,比不得那店市城井之间。
”行者道:“师父莫虑,且请上马。
那呆子有些懒惰,断然走的迟慢。
你把马打动些儿,我们定赶上他,一同去罢。
”真个唐僧上马,沙僧挑担,行者前面引路上山。
却说那老怪又唤二魔道:“兄弟,你既拿了八戒,断乎就有唐僧。
再去巡巡山来,切莫放过他去。
”二魔道:“就行,就行。

你看他急点起五十名小妖,上山巡逻。
正走处,只见祥云缥缈,瑞气盘旋,二魔道:“唐僧来了。
”众妖道:“唐僧在那里?”二魔道:“好人头上祥云照顶,恶人头上黑气冲天。
那唐僧原是金蝉长老临凡,十世修行的好人,所以有这样云缥缈。
”众怪都不看见,二魔用手指道:“那不是?”那三藏就在马上打了一个寒噤,又一指,又打个寒噤。
一连指了三指,他就一连打了三个寒噤,心神不宁道:“徒弟啊,我怎么打寒噤么?”沙僧道:“打寒噤想是伤食病发了。
行者道:“胡说,师父是走着这深山峻岭,必然小心虚惊。
莫怕!莫怕!等老孙把棒打一路与你压压惊。
”好行者,理开棒,在马前丢几个解数,上三下四,左五右六,尽按那六韬三略,使起神通。
那长老在马上观之,真个是寰中少有,世上全无。
剖开路一直前行,险些儿不唬倒那怪物。
他在山顶上看见,魂飞魄丧,忽失声道:“几年间闻说孙行者,今日才知话不虚传果是真。
”众怪上前道:“大王,怎么长他人之志气,灭自己之威风?你夸谁哩?”二魔道:“孙行者神通广大,那唐僧吃他不成。
”众怪道:“大王,你没手段,等我们着几个去报大大王,教他点起本洞大小兵来,摆开阵势,合力齐心,怕他走了那里去!”二魔道:“你们不曾见
话说那孙大圣头痛难禁,哀告道:“师父,莫念!莫念!等我医罢!”长老问:“怎么医?”行者道:“只除过陰司,查勘那个阎王家有他魂灵,请将来救他。
”八戒道:“师父莫信他。
他原说不用过陰司,阳世间就能医活,方见手段哩。
”那长老信邪风,又念《紧箍儿咒》,慌得行者满口招承道:“阳世间医罢!阳世间医罢!”八戒道:“莫要住!只管念!只管念!”行者骂道:“你这呆孽畜,撺道师父咒我哩!”八戒笑得打跌道:“哥耶!哥耶!你只晓得捉弄我,不晓得我也捉弄你捉弄!”行者道:“师父,莫念!莫念!待老孙阳世间医罢。
”三藏道:“阳世间怎么医?”行者道:“我如今一筋斗云,撞入南天门里,不进斗牛宫,不入灵霄殿,径到那三十三天之上离恨天宫兜率院内,见太上老君,把他九转还魂丹求得一粒来,管取救活他也。
”三藏闻言大喜道:“就去快来。
”行者道:“如今有三更时候罢了,投到回来,好天明了。
只是这个人睡在这里,冷淡冷淡,不象个模样;须得举哀人看着他哭,便才好哩。
”八戒道:“不消讲,这猴子一定是要我哭哩。
”行者道:“怕你不哭!你若不哭,我也医不成!”八戒道:“哥哥,你自去,我自哭罢了。
”行者道:“哭有几样:若干着口喊谓之嚎,扭搜出些眼泪儿来谓之啕。
又要哭得有眼泪,又要哭得有心肠,才算着嚎啕痛哭哩。
”八戒道:“我且哭个样子你看看。
”他不知那里扯个纸条,拈作一个纸拈儿,往鼻孔里通了两通,打了几个涕喷,你看他眼泪汪汪,粘涎答答的,哭将起来,口里不住的絮絮叨叨,数黄道黑,真个象死了人的一般。
哭到那伤情之处,唐长老也泪滴心酸。
行者笑道:“正是那样哀痛,再不许住声。
你这呆子哄得我去了,你就不哭,我还听哩!
若是这等哭便罢,若略住住声儿,定打二十个孤拐!”八戒笑道:“你去你去!我这一哭动头,有两日哭哩。
”沙僧见他数落,便去寻几枝香来烧献,行者笑道:“好好好!一家儿都有些敬意,老孙才好用功。

好大圣,此时有半夜时分,别了他师徒三众,纵筋斗云,只入南天门里,果然也不谒灵霄宝殿,不上那斗牛天宫,一路云光,径来到三十三天离恨天兜率宫中。
才入门,只见那太上老君正坐在那丹房中,与众仙童执芭蕉扇扇火炼丹哩。
他见行者来时,即吩咐看丹的童儿:“各要仔细,偷丹的贼又来也。
”行者作礼笑道:“老官儿,这等没搭撒,防备我怎的?我如今不干那样事了。
”老君道:“你那猴子,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把我灵丹偷吃无数,着小圣二郎捉拿上界,送在我丹炉炼了四十九日,炭也不知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7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