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
〔唐〕 833 - 909 年
罗隐,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
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
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
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逼脸横颐咽复匀,也曾谗毁也伤神。
自从鲁国潸然后,不是奸人即妇人。
端居湖岸东,生计有无中。
魇处千般鬼,寒时百种风。
性灵纵道拙,心事奈成空。
多谢金台客,何当一笑同。
玳簪珠履愧非才,时凭阑干首重回。
只待淮妖剪除后,别倾卮酒贺行台。
夏窗七叶连阴暗,赖家桥上潏河边。
细看月轮真有意,已知青桂近嫦娥。
一个祢衡容不得,思量黄祖谩英雄。
张华谩出如丹语,不及刘侯一纸书。
老僧斋罢关门睡,不管波涛四面生。
潏潏寒光溅路尘,相传妖物此潜身。
又应改换皮毛后,何处人间作好人。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8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