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
〔唐〕 833 - 909 年
罗隐,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
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
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
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旅梦思迁次,穷愁有叹嗟。
子鹅京口远,粳米会稽赊。
漏涩才成滴,灯寒不作花。
出门聊一望,蟾桂向人斜。
傲睨公卿二十年,东来西去只悠然。
白知关畔元非马,玄觉壶中别有天。
汉帝诏衔应异日,梁王风雪是初筵。
临行不惜刀圭便,愁杀长安买笑钱。
江神有意怜才子,歘忽威灵助去程。
一席清风雷电疾,满碑佳句雪冰清。
焕然丽藻传千古,赫尔英名动两京。
若匪幽冥佑词客,至今佳景绝无声。
天临黄合如秋净,日照洪钧若昼清。
虎帐坐分真宰气,象筵吹出泰阶声。
云霞自入淮王梦,风月谁含炀帝情。
见说蓬莱百王发,玉皇吟出广陵城。
日夜潮声送是非,一回登眺一忘机。
怜师好事无人见,不把兰芽染褐衣。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46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