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约
〔南北朝〕 441 - 513 年
南朝梁吴兴武康人,字休文,南朝史学家、文学家。
沈璞子。
幼遭家难,流寓孤贫,笃志好学,博通群籍,善属文。
仕宋,为安西外兵参军。
齐时,累迁国子祭酒,司徒左长史。
与萧衍、谢朓等同在竟陵王萧子良西邸。
入梁,拥立萧衍(梁武帝)有功,为尚书仆射,迁尚书令,转左光禄大夫。
历仕三代,自负高才,昧于荣利,颇累清谈。
后触怒武帝,受谴,忧惧而卒。
谥隐。
擅诗赋,与谢朓等创“永明体”诗。
提出“声韵八病”之说,有《宋书》,《齐记》、《梁武记》等,均佚。
明人辑有《沈隐侯集》。
萌开箨已垂,结叶始成枝。
繁荫上蓊茸,促节下离离。
风动露滴沥,月照影参差。
得生君户牖,不愿夹华池。
夫君子小人,类物之称。
蹈道则为君子,违之则为小人。
屠钓,卑事也;版筑,贱役也,太公起为周师,傅说去为殷相。
非论公侯之世,鼎食之资,明扬幽仄,唯才是与。
逮于二汉,兹道未革,胡广累世农夫,伯始致位公相;黄宪牛医之子,叔度名重京师。
且任子居朝,咸有职业,虽七叶珥貂,见崇西汉,而侍中身奉奏事,又分掌御服。
东方朔为黄门侍郎,执戟殿下。
郡县掾史,并出豪家,负戈宿卫,皆由势族,非若晚代,分为二途者也。
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
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
因此相沿,遂为成法。
自魏至晋,莫之能改,州都郡正,以才品人,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
徒以冯藉世资,用相陵驾,都正俗士,斟酌时宜,品目少多,随事俯仰,刘毅所云“下品无高门,上品无贱族”者也。
岁月迁讹,斯风渐笃,凡厥衣冠,莫非二品,自此以还,遂成卑庶。
周、汉之道,以智役愚,台隶参差,用成等级;魏晋以来,以贵役贱,士庶之科,较然有辨。
夫人君南面,九重奥绝,陪奉朝夕,义隔卿士,阶闼之任,宜有司存。
既而恩以幸生,信由恩固,无可惮之姿,有易亲之色。
孝建、泰始,主威独运,官置百司,权不外假,而刑政纠杂,理难遍通,耳目所寄,事归近习。
赏罚之要,是谓国权,出内王命,由其掌握,于是方途结轨,辐凑同奔。
人主谓其身卑位薄,以为权不得重。
曾不知鼠凭社贵,狐藉虎威,外无逼主之嫌,内有专用之功,势倾天下,未之或悟。
挟朋树党,政以贿成,鈇钺创磐,构于筵笫之曲,服冕乘轩,出乎言笑之下。
南金北毳,来悉方艚,素缣丹魄,至皆兼两,西京许、史,盖不足云,晋朝王、庾,未或能比。
及太宗晚运,虑经盛衰,权幸之徒,慑惮宗戚,欲使幼主孤立,永窃国权,构造同异,兴树祸隙,帝弟宗王,相继屠劋。
民忘宋德,虽非一途,宝祚夙倾,实由于此。
呜呼!《汉书》有《恩泽侯表》,又有《佞幸传》。
今采其名,列以为《恩幸篇》云。
戴法兴,会稽山阴人也。
家贫,父硕子,贩珝为业。
法兴二兄延寿、延兴并修立,延寿善书,法兴好学。
山阴有陈载者,家富,有钱三千万,乡人咸云:“戴硕子三儿,敌陈载三千万钱。

法兴少卖葛于山阴市,后为吏传署,入为尚书仓部令史。
大将军彭城王义康于尚书中觅了了令史,得法兴等五人,以法兴为记室令史。
义康败,仍为世祖征虏、抚军记室掾。
上为江州,仍补南中郎典签。
上于巴口建义,法兴与典签戴明宝、蔡闲俱转参军督护。
上即位,并为南台侍御史,同兼中书通事舍人。
法兴等专管内务,权重当
介马渡龙堆,涂萦马屡回。
前访昌海驿,
杂种宼轮台。
旌幕卷烟雨,徒御犯冰埃。
永初元年夏六月丁卯,设坛于南郊,即皇帝位,柴燎告天。
策曰:
皇帝臣讳,敢用玄牡,昭告皇天后帝。
晋帝以卜世告终,历数有归,钦若景运,以命于讳。
夫树君宰世,天下为公,德充帝王,乐推攸集。
越俶唐、虞,降暨汉、魏,靡不以上哲格文祖,元勋陟帝位,故能大拯黔首,垂训无穷。
晋自东迁,四维不振,宰辅焉依,为日已久。
难棘隆安,祸成元兴,遂至帝主迁播,宗祀堙灭。
讳虽地非齐、晋,众无一旅,仰愤时难,俯悼横流,投袂一麾,则皇祀克复。
及危而能持,颠而能扶,奸宄具歼,僭伪必灭。
诚兴废有期,否终有数。
至于大造晋室,拨乱济民,因藉时来,实尸其重。
加以殊俗慕义,重译来庭,正朔所暨,咸服声教。
至乃三灵垂象,山川告祥,人神协祉,岁月滋著。
是以群公卿士,亿兆夷人,佥曰皇灵降鉴于上,晋朝款诚于下,天命不可以久淹,宸极不可以暂旷。
遂逼群议,恭兹大礼。
猥以寡德,托于兆民之上,虽仰畏天威,略是小节,顾深永怀,祗惧若霣。
敬简元辰,升坛受禅,告类上帝,用酧万国之情。
克隆天保,永祚于有宋。
惟明灵是飨。
礼毕,备法驾幸建康宫,临太极前殿。
诏曰“夫世代迭兴,承天统极。
虽遭遇异涂,因革殊事,若乃功济区宇,道振生民,兴废所阶,异世一揆。
朕以寡薄,属当艰运,藉否终之期,因士民之力,用获拯溺,匡世拨乱,安国宁民,业未半古,功参曩烈。
晋氏以多难仍遘,历运已移,钦若前王,宪章令轨,用集大命于朕躬。
惟德匪嗣,辞不获申,遂祗顺三灵,飨兹景祚,燔柴于南郊,受终于文祖。
猥当与能之期,爰集乐推之运,嘉祚肇开,隆庆惟始,思俾休嘉,惠兹兆庶。
其大赦天下。
改晋元熙二年为永初元年。
赐民爵二级。
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人谷五斛。
逋租宿债勿复收。
其有犯乡论清议、赃污淫盗,一皆荡涤洗除,与之更始。
长徒之身,特皆原遣。
亡官失爵,禁锢夺劳,一依旧准”
封晋帝为零陵王,全食一郡。
载天子旍旗,乘五时副车,行晋正朔,郊祀天地,礼乐制度,皆用晋典。
上书不为表,答表勿称诏。
追尊皇考为孝穆皇帝,皇妣为穆皇后,尊王太后为皇太后。
诏曰“夫微禹之感,叹深后昆,盛德必祀,道隆百世。
晋氏封爵,咸随运改,至于德参微管,勋济苍生,爱人怀树,犹或勿剪,虽在异代,义无泯绝。
降杀之宜,一依前典。
可降始兴公封始兴县公,庐陵公封柴桑县公,各千户。
始安公封荔浦县侯,长沙公封醴陵县侯,康乐公可即封县侯,各五百户:以奉晋故丞相王导、太傅谢安、大将军温峤、大司马陶侃、车骑将军谢玄之祀。
其宣力义熙,豫同艰
少帝讳义符,小字车兵,武帝长子也,母曰张夫人。
晋义熙二年,生于京口。
武帝晚无男,及帝生,甚悦。
年十岁,拜豫章公世子。
帝有旅力,善骑射,解音律。
宋台建,拜宋世子。
元熙元年,进为宋太子。
武帝受禅,立为皇太子。
永初三年五月癸亥,武帝崩,是日,太子即皇帝位。
大赦。
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
六月壬申,以尚书仆射傅亮为中书监,司空徐羡之、领军将军谢晦及亮辅政。
戊子,太尉长沙王道怜薨。
秋九月丁未,有司奏武皇帝配南郊,武敬皇后配北郊。
冬十一月戊午,有星孛于营室。
十二月庚戌,魏军克滑台。
明年春正月己亥朔,大赦,改元为景平元年。
文武进位二等。
辛丑,祀南郊。
虏将达奚卬破金墉,进围虎牢。
毛德祖击虏败之,虏退而复合。
拓跋木末又遣安平公涉归寇青州。
癸卯,河南郡失守。
乙卯,有星孛于东壁。
二月丁丑,太皇太后崩。
沮渠蒙逊、吐谷浑阿豺并遣使朝贡。
庚辰,爵蒙逊为骠骑大将军,封河西王。
以阿豺为安西将军、沙州刺史,封浇河公。
辛未,富阳人孙法光反,寇山阴,会稽太守褚淡之遣山阴令陆劭讨败之。
三月壬寅,孝懿皇后祔葬于兴宁陵。
是月,高丽国遣使朝贡。
甲子,豫州刺史刘粹遣军袭许昌,杀虏颍川太守庾龙。
乙丑,虏骑寇高平。
初,虏自河北之败,请修和亲。
及闻高祖崩,因复侵扰,河、洛之地骚然矣。
夏四月,檀道济北征,次临朐,焚虏攻具。
乙未,魏军克虎牢,执司州刺史毛德祖以归。
秋七月癸酉,尊所生张夫人为皇太后。
丁丑,以旱,诏赦五岁刑以下罪人。
冬十月己未,有星孛于氐,指尾,贯摄提,向大角,仲月在危,季月扫天仓而后灭。
是岁,魏主拓跋嗣薨,子焘立。
十二月丙寅,省宁州之江阳、犍为、安上三郡,合为宋昌郡。
二年春二月癸巳朔,日有蚀之。
废南豫州刺史庐陵王义真为庶人,徙新安郡。
乙未,以皇弟义恭为冠军将军,南豫州刺史。
乙巳,大风,天有五色云,占者以为有兵。
高丽国遣使贡献。
执政使使者诛义真于新安。
夏五月,江州刺史王弘、南兖州刺史檀道济入朝。
帝居处所为多过失。
乙酉,皇太后令曰:
王室不造,天祸未悔,先帝创业弗永,弃世登遐。
义符长嗣,属当天位,不谓穷凶极悖,一至于此。
大行在殡,宇内哀惶,幸灾肆于悖词,喜容表于在戚。
至乃征召乐府,鸠集伶官,优倡管弦,靡不备奏,珍羞甘膳,有加平日。
采择媵御,产子就宫,鋋然无怍,丑声四达。
及懿后崩背,重加天罚,亲与左右执绋歌呼,推排梓宫,抃掌笑谑,殿省备闻。
加复日夜媟狎,群小慢戏,兴造千计,费用万端,帑藏空虚,人力殚尽。
刑罚苛虐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6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