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长蘅
〔清〕 1637 - 1704 年
江苏武进人,字子湘,号青门山人,诸生。
生于明思宗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读书一目数行,十岁补诸生,康熙中曾应博学鸿词科。
江苏巡抚宋荦聘致幕中。
善写文章,为王士禛、汪琬所称道,主张为文必多读书。
卒于清圣祖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
早年诗学唐人,后改学宋人,前后诗风迥异。
内容多为写景、吊古,常借以寄托怀念明室之意。
其诗具有浑脱苍凉、流畅自然的特点。
文宗唐宋,继承唐顺之,归有光为文传统,与侯方域、魏禧齐名。
著有《青门集》、《八大山人传》。
余至湖上,寓辋川四可楼已半月。
辋川者,家学士兄戒庵别业也。
楼面孤山,暑甚,未能往。
七夕后五日,雨过微凉,环湖峰峦,皆空翠如新沐。
望明月上东南最高峰,与波溶漾,湖碧天青,万象澄澈。
余游兴跃然,偕学士,呼小艇,渡孤山麓。
从一奚童,登放鹤亭,徘徊林处士墓下。
已舍艇,取径沮洳间,至望湖亭。
凭槛四眺,则湖圆如镜,两高、南屏诸峰,回合如大环。
盖亭适踞湖山之中,于月夜尤胜。
亭废,今为龙王祠。
西行过陆宣公祠,左右有居人数十家,灯火隐见林薄。
并湖行二里许,足小疲,坐泠桥石阑。
学士指点语余曰:“宋贾似道后乐园废址,在今葛岭;又记称水竹院在西泠桥南,左挟孤山,右带苏堤,当即此地。
”嗟乎!岚影湖光,今不异昔,而当时势焰之赫奕,妖冶歌舞亭榭之侈丽,今皆亡有,既已荡为寒烟矣!而举其姓名,三尺童子犹欲唾之。
而林逋一布衣,垂六百馀年,遗迹顾今尚存,何耶?相与慨叹久之。
孤山来,经僧舍六七,梵呗寂然,惟凤林寺闻钟声寥寥也。
作记以游之明日。
华山作镇帝所宫,拔地削成三芙蓉。
明星玉女并娟嫭,天神博处钩梯通。
少昊金天斡元化,虞巡周望秩祀崇。
茂陵刘郎蕲不死,集灵宫筑山之趾。
松乔芝盖纷往来,子仙茅龙大谲恑。
亡新变乱迨东京,文字磨灭馀荒戺。
此碑纪年延熹八,四月维夏日廿九。
勒石者谁弘农守,袁逢开先孙璆后。
郭香察书恐臆说,曰蔡中郎亦无考。
或云汉魏古碑今犹有,例不书名著谁某。
纷纭辨驳姑置之,𨽻法第一真瑰奇。
公此石本得何所,点画完好无瑕疵。
圆方古匾体皆备,挑拔劲如折刀铍。
斯邈故是丈人行,冰潮呼作大小儿。
光和以前得有此,岣嵝石鼓肩相随。
我思桓灵秕政吁,可诧叹息痛恨谁。
能那钩党横填北,寺狱儥官更谐西。
园贾太学石经空,骈填鸿都鸟篆资。
詈唾雒阳钟簴俄销烬,飞廉铜马亦推破。
岳碑赑屃岿然存,千五百年安帖妥。
明嘉靖间始遭掊,有如峄碑焚野火。
红豆老人作长歌,缺百廿字相矜夸。
何况此本缺仅十,纸新墨古神不磨。
虎爪攫拿气郁倔,苍虬铁屈枯枝柯。
知公鉴赏有真识,棐几一日三摩挲。
皇帝三十有八载,乘春出震巡南陲。
河菑衍溢齧淮泗,自临揵石拯阻饥。
遂浮大江下吴会,驾六苍虬翳华芝。
吴有贤抚臣曰某,地大物奫诚难治。
帝曰汝某予汝嘉,仁惠諴民有褒辞。
御书四字字径尺,荣光休彩天昭回。
渊鉴斋帖攽一束,宸章骈罗尤瑰奇。
五纬垂芒峙五岳,龙腾天门凤翙岐。
耕织绘图讵游戏,邠风无逸廑民依。
传诏又赐袍与帽,帽珠熉黄光煇煇。
袍织蟠龙龙五爪,贵从圣躬亲解衣。
鹿脯麂尾分玉馔,上尊黄封苞缥瓷。
奉擎稠叠恩数渥,跪拜九叩天颜怡。
是日百僚尽陪位,虞廷肃穆班皋夔。
帝念臣廉赐予渥,烺烺天语臣闻之。
从官橐笔书诸册,得贤臣颂千秋垂。
鲰生幕下偶欣觏,典盛得不传歌诗。
如公十辈布中外,宣上德意普泽施。
赐租复繇岁屡穰,帝垂衣裳万福来。
中和乐职应有赋,王褒笔札生能为。
山色苍苍积翠回,沿缘仄径入莓苔。
岭边风叶藏僧寺,树杪飞泉洒客杯。
清磬一声松子落,白云万顷太湖来。
三高惆怅俱陈迹,落日山空樵唱回。
陪京雉堞迥苍然,重忆高皇逐鹿年。
汗马北腾穿碣石,长虹南倚划吴天。
鼎湖龙去离宫锁,复道花繁紫禁偏。
怅望寝园今寂寞,牧人秋卧孝陵烟。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8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