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周〕 ? - ? 年
春秋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
籍贯等信息尚有争议(籍贯苦县厉乡曲仁里,一说即今河南省鹿邑县,一说为安徽省亳州市)。
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年)因与李唐皇室同姓而被追封为圣祖太上玄元皇帝。
其故里苦县亦因之先后更名为真源县、卫真县、鹿邑县。
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真伪亦尚存争议),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竽。
非道也哉!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5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