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
简体
繁体
登录
中华诗词
搜索
搜标题
搜内容
个人中心
所有
诗
词
文
曲
赋
反馈
内容
标题
诗
词
文
曲
赋
所有
上古
夏
商
周
秦
汉
三国
晋
南北朝
隋
唐
辽
五代十国
宋
金
元
明
清
老子
〔周〕
? - ? 年
春秋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
籍贯等信息尚有争议(籍贯苦县厉乡曲仁里,一说即今河南省鹿邑县,一说为安徽省亳州市)。
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年)因与李唐皇室同姓而被追封为圣祖太上玄元皇帝。
其故里苦县亦因之先后更名为真源县、卫真县、鹿邑县。
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真伪亦尚存争议),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作品(本站共收录81作品)
道德经(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
虽小,天下莫能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静胜躁,寒胜热。
清静为天下正。
道德经(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道德经(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1
2
3
4
5
...
17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存到桌面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6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