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鹫
〔明〕 1637 - 1719 年
成鹫,俗姓方,名颛恺,字趾麟。
出家后法名光鹫,字即山;后易名成鹫,字迹删。
广东番禺人。
明举人方国骅之子。
年十三补诸生。
以时世苦乱,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发,康熙二十年禀受十戒。
曾住会同县(今琼海)多异山海潮岩灵泉寺、香山县(今中山)东林庵、澳门普济禅院、广州河南大通寺、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为当时著名遗民僧。
工诗文,一时名卿巨公多与往还。
论者谓其文源于《周易》,变化于《庄》《骚》,其诗在灵运、香山之间。
年八十五圆寂于广州。
著有《楞严经直说》、《道德经直说》、《鼎湖山志》、《鹿湖近草》、《咸陟堂诗文集》等。
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八有传。
山僧住山冷如水,春寒夜坐无衣被。
隔窗短烛分照人,明发罗君戒行李。
问君行李能几何,重等须弥轻过纸。
世人所有君独无,两脚一肩行百里。
世人所无君尽有,九象五丁驮不起。
君昔读书书笑君,蠹鱼腹里寻糠秕。
一朝糠秕发灵芽,浑沌重生圣贤死。
死者已死生者谁,俗士得皮君得髓。
六经放下无一言,直向穷荒唱宗旨。
东西南北同此心,大道为公应尔尔。
题诗寄语彼都人,谛观今日罗夫子。
男儿爱身及肤发,平生一毛不敢拔。
蹉跎四十一回春,参差两鬓同鸡肋。
蒙师为我操慧刀,头上不与留纤毫。
一朝四大轻鸿毛,昔日缝掖今方袍。
缝掖翁,方袍子,本来面目应相似。
镜中见影不见形,莫道昨非今乃是。
请辞大众入山去,山月松风供稳睡。
但愿慧刀时在侧,不令须眉长扫地。
倚松待潮生,潮生月华朗。
一照珠江头,复照鹅潭上。
别驾已扬舲,郎官犹驻榜。
伫立且须臾,论心到深广。
澄江无浊流,清风自高爽。
遐哉冰檗心,超然出尘鞅。
长啸独登舟,江山答馀响。
拙哉大挠作甲子,不识太初与无始。
却教三万六千日,忙杀山僧希作佛。
岂知贤圣中所存,一朝坐老天地根。
七十年前无此人,众人道假我道真。
七十年后称寿者,众人道真我道假。
真假两不知,请问天人师。
今夕雷峰好轮月,不异匡庐夜静时。
我所之,乃在南山之南北山之北。
山中何所有,中有一室两扉无四壁。
主人默坐万山寂,外有盘盘细路通檐隙。
我自能行人不识,上有巉岩磊砢之奇石。
覆以千年之松百年之柏,下有青泉昼夜流湱湱。
大鱼长尺半,小鱼长半尺。
山雨晴,山云辟,云来无心去无迹。
山窗虚,山月白,一晕清光如太极。
山中乐事言不悉,我纵言之竟何益。
我去作居亭,君当后来客。
后来践斯境,要妙心自领。
君毋早来,早来僧未醒。
君毋晚来,晚来山已暝。
君有行,山有径。
君自呼,山自应。
停君呼,止君听,谓声在呼还在听。
若云在呼应何闻,云在听者山自静。
却笑巢许愚,洗耳临清颍。
山风畟畟松闲来,山僧耳底无些剩。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52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