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鹫
〔明〕 1637 - 1719 年
成鹫,俗姓方,名颛恺,字趾麟。
出家后法名光鹫,字即山;后易名成鹫,字迹删。
广东番禺人。
明举人方国骅之子。
年十三补诸生。
以时世苦乱,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发,康熙二十年禀受十戒。
曾住会同县(今琼海)多异山海潮岩灵泉寺、香山县(今中山)东林庵、澳门普济禅院、广州河南大通寺、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为当时著名遗民僧。
工诗文,一时名卿巨公多与往还。
论者谓其文源于《周易》,变化于《庄》《骚》,其诗在灵运、香山之间。
年八十五圆寂于广州。
著有《楞严经直说》、《道德经直说》、《鼎湖山志》、《鹿湖近草》、《咸陟堂诗文集》等。
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八有传。
天地巨,若何许,我生其中如秬黍。
天地窄,胡偪侧,今宵无地安床席。
大风如椎椎大屋,小风如镵镵破壁。
壁间有人抱膝坐,两眼荧荧四窗黑。
床头雨声灌双耳,床脚水深盈百甓。
生衣湿透坐到乾,眠且不能行岂得。
须臾水怪纷跳踉,拥出潮头高八尺。
居人火黑鬼火青,前有长蛇后短蜮。
长蛇俟人人岂知,短蜮吹沙去无迹。
山僧老眼不忍见,仰首高天空默默。
千家夜哭鸡犬静,满地湿云钟磬寂。
钟磬钟磬如有灵,愿教打到上方日出下方晴。
昔有延陵君,嬴博葬其儿。
一恸舍之去,魂气无不之。
复有西河公,泪尽明以亏。
自言已无罪,良友来箴规。
人事有今古,天性无盛衰。
哀死良何伤,达生固其宜。
善哉布田翁,种德躬耘耔。
庭际生崇兰,弱叶何葳蕤。
一花先众芳,馥郁多奇姿。
期君永岁寒,托根深不移。
胡为比芳槿,溘然朝露晞。
造物讵怜材,天心宁倒施。
春花不朝夕,百卉徒芳菲。
主人长太息,仰首天低垂。
栽培与倾覆,将信还复疑。
东樵老樵叟,刺刍来迟迟。
薤露发长歌,招魂续楚辞。
登堂人寂寞,吊影心酸悲。
孤鸾栖繐帐,独鹤鸣书帷。
残膏冷萤火,散帙萦蛛丝。
秘彼幽兰香,入室容复为。
愿言保乔木,荣枯会有时。
玉树秀三珠,取次春风吹。
远条拂云日,嘉实堪取携。
无为长戚戚,日月交奔驰。
疾行不避影,却步不逃迹。
拙哉守株佣,生计日以迫。
翻身出樊笼,虚空为宇宅。
居亭不出门,宾客日三易。
赤米无宿春,青蔬有馀摘。
丰俭各随宜,彼此不相藉。
何来鸿渐逵,高飞振六翮。
见林情与依,摩空势宁隔。
分手岁云徂,相思过除夕。
怀之金石音,药我烟霞癖。
春风江上来,旌旆遥相索。
幽兴既有加,深情更无射。
寻僧续旧游,扫雪披遗碣。
般若放光明,摩挲手不释。
始知慧业人,早注传灯籍。
游戏文字禅,无莫亦无适。
不惜如意珠,相逢当面掷。
清言重百朋,古镜阔一尺。
形影自相亲,缜密无缝隙。
愿从中宿游,已蜡东山屐。
老景逼桑榆,俯仰忽不怿。
怅然赋临岐,倾倒出肝膈。
归来补破茅,为君虚一席。
刈蓍亡蓍簪,故物良可惜。
珍重千里心,神交须破格。
君如天上云,我作他山石。
云石相依违,倏忽成今昔。
隔水候双旌,开径待三益。
林闲胜事多,无劳重叹啧。
梁生两眼炅如电,忆昔与子始相见。
登堂一语发真机,使我老儒骋雄辨。
终朝旗鼓纷相当,直至闻声不见面。
月出日入方休兵,胜负未决终不平。
迦文尼父大鼓掌,何意得有苍蝇声。
从此与君成末契,眼中始识梁居士。
高论至今如昨日,君未全非我仍是。
是非君我不相知,且道谁人先出世。
我曾出世四十春,今朝方卸头上巾。
途穷舍车觅舟楫,须眉虽假面目真。
出逢亲旧不识面,故人熟视回车轮。
临岐劝我入山去,严城闹市多嚣尘。
请君弃置勿复道,此心草草难具陈。
低头负米归乎来,眼前岂有相知人。
谢君于我称父执,贱子今年过四十。
昨日别君穗城下,短鬓参差冠岌岌。
今朝相见秋风里,兀突山僧拥高笠。
本来面目看未真,须臾大笑转成泣。
大笑空尔为,仲尼弟子称阇黎。
涕泣勿复道,山上蓼莪山下草。
君亲未报惭万一,仰首高天看白日。
白日天上转,浮云眼中变。
自悔平生识字多,祇能读书不读典。
一朝蹴踏虚空碎,法王与我开方便。
为报东山莫鸣鼓,山僧有心良独苦。
学道无成成亦老,此身在世知无补。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46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