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炯
〔唐〕 650 - ? 年
杨炯,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唐代诗人。
唐初文坛“四杰”之一。
他自幼聪明好学,博涉经传,尤爱学诗词。
唐高宗显庆四年(659),他10岁应神童试登第,待制弘文馆。
上元三年(676),再应制举试及第,补授校书郎。
永淳元年(682),中书侍郎薛元超推荐他为弘文馆学士,后迁太子詹事司直。
684年,武则天连废中宗、睿宗,自己临朝称制。
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杨炯的堂弟杨神让跟随徐敬业讨伐武则天执政,结果兵败被杀。
杨炯由此事受到牵连,大约在685年被贬为梓州司法参军。
秩满后,于天授元年回到洛阳,在司艺馆任教。
天授三年(692)七月十五日,洛阳宫中拿出盂兰盆分送佛寺,武则天与群臣在洛阳城门楼上观赏,杨炯立即写成《盂兰盆赋》一篇,进献给武则天,极力歌颂武则天的周王朝,并希望武则天“任贤相,淳风俗,远佞人,措刑狱,省游宴,披图策,捐珠玑,宝菽粟”等成为帝王的风范。
大约当年,杨炯调任盈川县令。
他在盈川大约三年多时间,卒于任所。
后归葬于洛阳。
705年,中宗复位,曾追赠他为著作郎。
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昔时南浦别,鹤怨宝琴弦。
今日东方至,鸾销珠镜前。
水流衔砌咽,月影向窗悬。
妆匣悽馀粉,熏炉灭旧烟。
晚庭摧玉树,寒帐委金莲。
佳人不再得,云日几千年。
敞朗东方彻,阑干北斗斜。
地气俄成雾,天云渐作霞。
河流才辨马,岩路不容车。
阡陌经三岁,闾阎对五家。
露文沾细草,风影转高花。
日月从来惜,关山犹自赊。
遁甲爰皇里,星占太乙宫。
天门开奕奕,佳气郁葱葱。
碧落三乾外,黄图四海中。
邑居环若水,城阙抵新丰。
玉槛昆仑侧,金枢地轴东。
上真朝北斗,元始咏南风。
汉君祠五帝,淮王礼八公。
道书编竹简,灵液灌梧桐。
草茂琼阶绿,花繁宝树红。
石楼纷似画,地镜淼如空。
桑海年应积,桃源路不穷。
黄轩若有问,三月住崆峒。
三峡七百里,唯言巫峡长。
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
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
入夜分明见,无风波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伤。
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吕梁。
美人今何在?灵芝徒有芳。
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5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