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中道
〔明〕 1570 - 1623 年
明荆州府公安人,字小修。
袁宏道弟。
初随兄宦游京师,交四方名士。
万历四十四年进士。
官至南京吏部郎中。
与兄袁宗道、袁宏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代表作家。
有《珂雪斋集》。
大江自三峡来,所遇无非石者,势常结约不舒。
至西陵以下,岸多沙泥,当之辄靡,水始得遂其剽悍之性。
如此者凡数百里,皆不敢与之争,而至此忽与石遇。
水汹涌直下,注射拳石,石堮堮力抵其锋,而水与石始若相持而战。
以水战石,则汗汗田田滹滹幹幹,劈之为林,蚀之为窍,锐之为剑戟,转之为虎兕,石若不能无少让者。
而以石战水,壁立雄峙,怒狞健鸷,随其洗磨;簸荡之来,而浪返涛回,触而徐迈,如负如背;千万年来,极其力之所至,止能损其一毛一甲,而终不能啮骨理而动龈齶。
于是,石常胜而水常不胜,此所以能为一邑砥柱而万世赖焉者也。
予与长石诸公,步其颠,望江光皓森,黄山如展筛,意甚乐之。
已而见山下石磊磊立,遂走矶上,各据一石而坐。
静听水石相搏,大如旱雷,小如哀玉。
而细睇之,或形如钟鼎,色如云霞,文如篆籀。
石得水以助发其妍而益之媚,不惟不相害,而且相与用。
予叹曰:“士之值坎禀不平,而激为文章以垂后世者,何以异此哉!”山以玄德娶孙夫人于此、石被睇锦,故名。
其下即刘郎浦。
是日同游者,王中秘季清,曾太史长石,文学王伯雨、高守中、张翁伯、王天根也。
一瓢道人,不知其名姓,尝持一瓢浪游鄂岳间,人遂呼为一瓢道人。
道人化于澧州。
澧之人,渐有得其踪迹者,语予云:“道人少读书不得志,弃去,走海上从军。
时倭寇方盛,道人拳勇非常,从小校得功,至裨将,后失律畏诛,匿于群盗,出没吴楚间,久乃厌之,以资市歌舞妓十馀人,卖酒淮扬间,所得市门资,悉以自奉,诸妓更代侍之。
无日不拥艳冶,食酒肉,听丝竹,饮食供侍,拟于王者。
又十馀年,心复厌之,亡去,乞食湖湘间。
后至澧,澧人初不识,既久,出语颠狂,多奇中,发药有效。
又为人画牛。
信口作诗,有异语,人渐敬之。
馈好衣服饮食,皆受而弃之,人以此多延款道人。
道人栖古庙中。
一日于炉灰里取金一挺,付祝云:‘为我召僧来礼忏。
’忏毕,买一棺自坐其中,不覆,令十馀人移至城市上,手作拱揖状,大呼曰:‘年来甚扰诸公,贫道别矣。
’虽小巷间,无不周遍,一市大惊。
复还至庙中,乃仰卧命众人曰:‘可覆我。
’众人不敢覆,视之,已去矣。
遂覆而埋之。
举之甚轻,不类有人者。
”余闻而大异焉。
人又问曰:“审有道者,不宜淫且盗;淫且盗者,又不宜脱然生死。
余大有疑,以问子。
”余曰:“余与汝皆人也,乌能知之?夫济颠之酒也,三车之肉也,锁骨之淫也,寒山、拾得之垢也,皆非天眼莫能知也。
古之诸佛,固有隐于猪狗中者,况人类乎?予与余何足以知之哉!”
李温陵者,名载贽。
少举孝廉,以道远,不再上公车,为校官,徘徊郎署间。
后为姚安太守。
公为人中燠外冷,丰骨棱棱。
性甚卞急,好面折人过,士非参其神契者不与言。
强力任性,不强其意之所不欲。
为守,法令清简,不言而治。
俸禄之外,了无长物。
久之,厌圭组,遂入鸡足山阅《龙藏》不出。
御史刘维奇其节,疏令致仕以归。
初与楚黄安耿子庸善,罢郡遂不归。
曰:“我老矣,得一二胜友,终日晤言以遣余日,即为至快,何必故乡也?”遂携妻女客黄安。
中年得数男,皆不育。
体素癯,澹于声色,又癖洁,恶近妇人,故虽无子,不置妾婢。
后妻女欲归,趣归之。
自称“流寓客子”。
既无家累,又断俗缘,参求乘理,极其超悟,剔肤见骨,迥绝理路。
出为议论,少有酬其机者。
子庸死,子庸之兄天台公惜其超脱,恐子侄效之,有遗弃之病,数至箴切。
公遂至麻城龙潭湖上,与僧无念、周友山、丘坦之、杨定见聚,闭门下键,日以读书为事。
一日恶头痒,倦于梳栉,遂去其发,独存鬓须。
公气既激昂,行复诡异,钦其才,畏其笔,始有以幻语闻当事,当事者逐之。
无何,复归麻城。
时又有以幻语闻当事,当事者又误信而逐之,火其兰若(兰若,寺庙),而马御史经纶(马经纶曾做御史,后因直言削职回乡)遂恭迎之于北通州。
又会当事者欲刊异端以正文体,疏论之。
遣金吾缇骑逮公。
初公病,病中复定所作《易因》,其名曰《九正易因》。
常曰:“我得《九正易因》,死快矣。
”《易因》成,病转甚。
至是逮者至,邸舍匆匆,公以问马公。
马公曰:“卫士至。
”公力疾起,行数步,大声曰:“是为我也。
为我取门片来!”遂卧其上,疾呼曰:“速行!我罪人也,不宜留。
”马公愿从。
公曰:“逐臣不入城,制也。
且君有老父在。
”马公曰:“朝廷以先生为妖人,我藏妖人者也。
死则俱死耳。
终不令先生往而己独留。
”马公卒同行。
至通州城外,都门之牍尼马公行者纷至,其仆数十人,奉其父命,泣留之。
马公不听,竟与公偕。
明日,大金吾置讯,侍者掖而入,卧于阶上。
金吾曰:“若何以妄著书?”公曰:“罪人著书甚多,具在,于圣教有益无损。
”大金吾笑其倔强,狱竟无所置词,大略止回籍耳。
久之旨不下,公于狱舍中作诗读书自如。
一日,呼侍者剃发。
侍者去,遂持刀自割其喉,气不绝者两日。
侍者问:“和尚痛否?”以指书其手曰:“不痛。
”又问曰:“和尚何自割?”书曰:“七十老翁何所求!”遂绝。
时马公以事缓,归觐其父,至是闻而伤之,曰:“吾护持不谨,以致于斯也。
伤哉!”乃归其
积雪满天地,凭栏竟日留。
青山文命庙,芳草正平洲。
汉净穿岩出,江雄撼郭流。
蚁蜂南北市,凫雁往来舟。
黄鹤名相似,丹徒迹可求。
如何注水牒,讹作戴公游。
浓寒辍校书,晨酒宿颜面。
隐几不成眠,静听水石战。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54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