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
〔清〕 1655年 - 1685年 年
清代政治人物、著名词人、学者,叶赫纳兰氏(明末海西女真四部之王族姓氏),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字容若,号饮水、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康熙时期重臣纳兰明珠长子。 纳兰容若生于清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公元1655年1月19日),曾祖父叶赫部贝勒金台石,曾姑祖母孟古哲哲(金台石妹、清太祖努尔哈赤妃),姑表祖父清太宗皇太极(孟古哲哲子)。母英亲王阿济格(多尔衮亲兄)之女爱新觉罗氏,父纳兰明珠历任内务府总管、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纳兰容若十七岁进太学,十八岁中举,十九岁会试中试,因患寒疾,没有参加殿试。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时二十二岁补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康熙帝爱其才,又因他是八旗子弟,上代又与皇室沾亲,与康熙长子胤禔生母惠妃也有亲戚关系,所以被康熙留在身边,授予三等侍卫的官职,后晋升为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并奉旨出使梭龙(其方位学界尚存分歧),考察沙俄侵边情况。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二),死后葬于京西皂甲屯纳兰祖坟(今北京海淀区上庄皂甲屯)。《清史稿》有传。 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在词坛佔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之地。他生活于满汉融合的时期,其贵族家庭之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他虽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经历。这一特殊的生活环境与背景,加之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徵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何处几叶萧萧雨
湿尽檐花,花底人无语
掩屏山,玉炉寒
谁见两眉愁聚倚阑干
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
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
笺书直恁无凭据,休说相思
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
美人临残月,无言若有思
含颦但斜睇,吁嗟怜者谁
予本多情人,寸心聊自持
浩歌幽兰曲,援琴终不怡
私恨托远梦,初日照帘帏
高云媚春日,坐觉鱼鸟亲
可怜暮春候,病中别故人
莺啼花乱落,风吹成锦茵
君去一何速,到家垂柳新
芙蓉湖上月,照君垂长纶
客从东方来,叩之非常流
自云发扶桑,期到海西头
白日当中天,浩荡三山秋
回风忽不见,去逐灵光游
烛龙莫掩照,使我胸中愁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1.86s
Copyright ©2022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