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性德
〔清〕 1655年 - 1685年 年
清代政治人物、著名詞人、學者,葉赫納蘭氏(明末海西女眞四部之王族姓氏),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諱改名爲性德,字容若,號飲水、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康熙時期重臣納蘭明珠長子。 納蘭容若生於清順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公元1655年1月19日),曾祖父葉赫部貝勒金台石,曾姑祖母孟古哲哲(金台石妹、清太祖努爾哈赤妃),姑表祖父清太宗皇太極(孟古哲哲子)。母英親王阿濟格(多爾袞親兄)之女愛新覺羅氏,父納蘭明珠歷任內務府總管、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納蘭容若十七歲進太學,十八歲中舉,十九歲會試中試,因患寒疾,沒有參加殿試。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時二十二歲補殿試,中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康熙帝愛其才,又因他是八旗子弟,上代又與皇室沾親,與康熙長子胤禔生母惠妃也有親戚關係,所以被康熙留在身邊,授予三等侍衛的官職,後晉升爲一等侍衛,多次隨康熙出巡,並奉旨出使梭龍(其方位學界尚存分歧),考察沙俄侵邊情況。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患急病去世,年僅三十歲(虛齡三十二),死後葬於京西皂甲屯納蘭祖墳(今北京海淀區上莊皂甲屯)。《清史稿》有傳。 他的詩詞不但在清代詞壇享有很高的聲譽,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也以「納蘭詞」在詞壇佔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之地。他生活於滿漢融合的時期,其貴族家庭之興衰具有關聯於王朝國事的典型性。他雖侍從帝王,卻嚮往平淡的經歷。這一特殊的生活環境與背景,加之他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的創作呈現獨特的個性特徵和鮮明的藝術風格。
講帷遲日記花磚,下直歸來一惘然
有夢不離香案側,侍臣那得日高眠
地涌西山脈,名標禁御泉
百層飛作雨,萬頃匯成淵
潤下終歸海,源高卻自天
縈煙來樹杪,帶雪落雲邊
隱見瑤光曳,琤蓯佩響傳
紅棟橋宛轉,烏榜棹洄沿
星漢隨灣瀉,樓臺倒影鮮
蛟龍蟠翠島,雁鶩起瓊田
鏡面晶熒合,珠痕盪漾圓
翠流初放荇,嬌擁半開蓮
睿賞懸孤鑑,餘波溢九璇
那居真有慶,魚藻在詩篇
御天來鳳輦,浴日啓龍池
野迥紆皇覽,春濃值聖時
落花縈彩仗,初柳拂朱旗
行漏三辰擁,停鑾萬象隨
瑞徵泉是醴,喜溢沼生芝
特許觀靈液,相將涉禁墀
連理無分影,同心豈獨芳?
傍檐巢翡翠,臨水宿鴛鴦
葉葉含春思,枝枝向畫廊
君情若比樹,妾意復何傷?
陌上誰攀折,閨中思復侵
眼凝清露重,眉斂翠煙深
羌笛臨風曲,悲笳出塞音
縱垂千萬縷,那系別離心
雄關阻塞戴靈鰲,控制盧龍勝百牢
山界萬重橫翠黛,海當三面涌銀濤
哀笳帶月傳聲切,早雁迎秋度影高
舊是六師開險處,待陪巡幸扈星旌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2.68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