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崧
〔清〕 1625 - 1682 年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星桥未锁,火树仍放,风光清绮
浑不散、游童白马,杂沓笙箫阗宝砌
香奁畔、又夜情思整,笑看兰釭结蕊
渐耿耿、金波万顷,一派天街似水
昨夜辜负无眠意
枉费尽、描朱刷翠
问天上、素娥因甚,杳若秦楼嬴女吹
倚桂树、盼广寒车骑
无质雾迷三里
元宵夜、一钩残月,仄在碧云堆里
幸值今宵,重轮现、泰阶重履
只邹枚渐老,何日宸游陪侍,趁良夜、向春城醉
醉语如花伎
叹光景、好处难圆,月也与人无二
忆水嬉、天气鲜新
兰叶离离,燕子纷纷
卖饧时候,韶光妖冶撩人
乐游原上,平康曲里,舞衫歌扇如云
更广陵水色,半是堆蓝,半是拖银
楼上珠轩九曲,船上湘帘四面,一样无尘
还争羡、绿杨低处,刺史留宾
正吴娘、细脍红鳞
玉箫作使,绣簟横陈
小史菱花,妖童荷叶,宜笑宜嗔
娇歌一曲,美酒千巡
忽见夕阳零乱,且随着、袅袅金鞭,隐隐香轮
早办两行灯火,留待参差归骑,同入城闉
奈此日、依稀记省,事巳前春
又红闺挂残斜月,香尘镂完微雨
整飞蝉、一望碧虚前,见皎镜、溶溶南浦
风光泛,渐蘸垂杨缕
三春景、如花似雾
秋千社、淡日浓烟,蹴鞠队、繁筝急鼓
料凤城钿车宝毂,不住纷纷来去
唤桂子、小玉报花香,日暖与、隔墙邻女
踏青须、结伴东郊路
看多少、绣帘珠户
喜今日、满院晴丝,怕明朝、一庭落絮
更杜宇唤取春老,榆钱压将春暮
忆去年、元夜玩灯时
曾立在、火阑珊处
转盼又、星桥燃蜡炬
闹蛾儿、红楼紫府
休沾惹、窃玉闲愁,且安排、寻香公务
闻道凝妆多暇,蝉鬓娇嫭
匀面才了,縆额初竟,纤纤眉妩
蘸画縠、翠羽低飞,垒香阁、红襟新乳
正好作剧寻欢,小叠鱼笺,遍约嬉春女
向暖日红楼,商量细数
氤氲粉泽,喧阗笑语
算白打秋千,和格五、总然无意绪
且水晶帘畔,斜穿鞠域,相邀同去
此际绰约轻盈,娇花百朵,琼枝一树
宝钗松,罗袜小,争漾绛绡穷裤
玉醉花欹,吹乱红巾几缕
一泓香雪,临风慢舞,仿佛似、滚琼闺絮
更香毬将坠,最怜小玉多能,傍衬凌波微步
渐蹴罢春憨,扶鬓影、娇喘浑无语
小换轻容,满身红雨
何处放娇,砑罗裙上,一寸销魂地
倚桃笙、恰恰罢梳头,正是恹恹天气
上青楼轻拢,鬓枣乍挨,纤笋万种情如水
正搭定鲛绡,妆完义甲,十二钿蝉栉比
对玉荷清影颤琼枝
又小语流莺上柳丝
慢捻斜搊,鬟亸衫偏,那人情味
似秋夜楚天
急雨弹入空舲里
鼓神弦、含商嚼征尽伶俐
拍碎棠梨,唱残红豆,一双玉剪低还起
印粉痕图,凝愁声重,碧到眉峰无际
怪窗前、蔌蔌落红轻坠
见十五、檀奴绿窗西
要窃听、曲中私意
不觉阁住银筝,婉转筹身世
种玉前缘,簸钱旧事,脉脉萦牵不巳
家乡秦陇几时归
此曲可怜犹在耳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8.10s
Copyright ©2022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