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
〔唐〕 833 - 909 年
罗隐,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中朝品秩重文章,双笔依前赐望郎
五夜星辰归帝座,半年樽俎奉梁王
南都水暖莲分影,北极天寒雁着行
不必恋恩多感激,过淮应合见徵黄
幕下留连两月强,炉边侍史旧焚香
不关雨露偏垂意,自是鸳鸾合着行
三署履声通建礼,九霄星彩映明光
少瑜镂管丘迟锦,从此西垣使凤凰
离骖莫惜暂逡巡,君向池阳我入秦
岁月易抛非曩日,酒杯难得是同人
路经隋苑桥灯夜,江转台城岸草春
此处故交谁见问,为言霜鬓压风尘
县前水色细鳞鳞,一为夫君吊水滨
漫把文章矜后代,可知荣贵是他人
莺偷旧韵还成曲,草赖馀吟尽解春
我亦有心无处说,等闲停棹似迷津
战国苍茫难重寻,此中踪迹想知音
强停别骑山花晓,欲吊遗魂野草深
浮世近来轻骏骨,高台何处有黄金?
思量郭隗平生事,不殉昭王是负心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63s
Copyright ©2022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