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
〔唐〕 833 - 909 年
罗隐,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明时塞诏列分麾,东拥朱轮出帝畿
铜虎贵提天子印,银鱼荣傍老莱衣
歌听茗坞春山暖,诗咏蘋洲暮鸟飞
知有掖垣南步在,可能须待政成归
当年忆见桂枝春,自此清途未四旬
左省望高推健笔,右曹官重得名人
闲摛丽藻嫌秋兴,静猎遗编笑过秦
犹把随和向泥滓,应怜疏散任天真
六朝胜事已尘埃,犹有闲人怅望来
只道鬼神能护物,不知龙象自成灰
犀惭水府浑非怪,燕说吴宫未是灾
还识平泉故侯否,一生踪迹比楼台
万里伤心极目春,东南王气只逡巡
野花相笑落满地,山鸟自惊啼傍人
谩道城池须险阻,可知豪杰亦埃尘
太平寺主惟轻薄,却把三公与贼臣
晓发星星入镜宜,早年容易近年悲
敢言得事时将晚,只恐酬恩日渐迟
南国倾心应望速,东堂开口欲从谁
仙郎旧有黄金约,沥胆隳肝更祷祈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73s
Copyright ©2022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