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
〔唐〕 743 - 782 年
唐代詩人,大曆十才子之一,字正已,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出自趙郡李氏東祖。嘉祐從侄。少居廬山,師從名僧皎然學詩。大曆五年中進士,後歷任秘書省校書郎、終官杭州司馬。晚年隱居湖南衡山,自號衡岳幽人,約卒於興元元年(公元784年)之後數年。子李虞仲。據說李端曾在駙馬郭曖筵上立成七律二首。其詩多爲應酬之作,多表現消極避世思想,個別作品對社會現實亦有所反映,一些寫閨情的詩也清婉可誦,其風格與司空曙相似。喬億以爲李端詩「思致彌清,徑陌迥別,品第在盧允言、司空文明之上。」。傳世作品有《李端詩集》三卷。
行人路不同,花落到山中
水暗蒹葭霧,月明楊柳風
年華驚已擲,志業颯然空
何必龍鍾後,方期事遠公
柔桑錦臆雉,相送到煙霞
獨隱空山裏,閒門幾樹花
草生楊柳岸,鳥囀竹林家
不是謀生拙,無爲末路賒
涼風颯窮巷,秋思滿高雲
吏隱俱不就,此心仍別君
素懷宗淡泊,羈旅念功勳
轉憶西林寺,江聲月下聞
楊花驚滿路,面市忽狂風
驟下搖蘭葉,輕飛集竹叢
欲將瓊樹比,不共玉人同
獨望徽之棹,青山在雪中
因君灞陵別,故國一回看
共食田文飯,先之梅福官
江風轉日暮,山月滿潮寒
不得同舟望,淹留歲月闌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2.92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