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希夷
〔唐〕 约651年 - 约680年 年
劉希夷 ,唐朝詩人。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漢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 高宗上元二年進士,善彈琵琶。其詩以歌行見長,多寫閨情,辭意柔婉華麗,且多感傷情調。《代悲白頭翁》有“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句,相傳其舅宋之問欲據爲已有,希夷不允,之問竟遣人用土囊將他壓死。延之少有文華,落魄不拘常格,後爲人所害,死時年未三十。原有集,已失傳。 《舊唐書》本傳謂“善爲從軍閨情之詩,詞調哀苦,爲時所重。志行不修,爲奸人所殺”。《大唐新語》卷8謂“後孫翌撰《正聲集》,以希夷爲集中之最”。《全唐詩》存詩1卷, 《全唐詩外編》、《全唐詩續拾》補詩7首。 劉希夷善爲從軍閨情詩,辭藻婉麗,然意旨悲苦,未爲人重。後孫昱撰《正聲集》,以希夷詩爲集中之最,由是大爲時所稱賞。代表作有《從軍行》、《採桑》、《春日行歌》、《春女行》、《搗衣篇》、《代悲白頭翁》、《洛川懷古》等。
北堂紅草盛䒠茸,南湖碧水照芙蓉
朝遊暮起金花盡,漸覺羅裳珠露濃
自惜妍華三五歲,已嘆關山千萬重
人情一去無還日,欲贈懷芳怨不逢
憶昔江南年盛時,平生怨在長洲曲
冠蓋星繁湘水上,衝風摽落洞庭淥
落花舞袖紅紛紛,朝霞高閣洗晴雲
誰言此處嬋娟子,珠玉爲心以奉君
秋來風瑟瑟,羣馬胡行疾
嚴城晝不開,伏兵暗相失
天子廟堂拜,將軍玉門出
紛紛伊洛間,戎馬數千匹
軍門壓黃河,兵氣衝白日
平生懷伏劍,忼慨既投筆
南登漢月孤,北走燕雲密
近取韓彭計,早知孫吳術
丈夫清萬里,誰能埽一室
公子行
天津橋下陽春水,天津橋上繁華子
馬聲回合青雲外,人影動搖綠波里
綠波盪漾玉爲砂,青雲離披錦作霞
可憐楊柳傷心樹,可憐桃李斷腸花
此日遨遊邀美女,此時歌舞入娼家
娼家美女鬱金香,飛來飛去公子傍
的的珠簾白日映,娥娥玉顏紅粉妝
花際徘徊雙蛺蝶,池邊顧步兩鴛鴦
傾國傾城漢武帝,爲云爲雨楚襄王
古來容光人所羨,況復今日遙相見
願作輕羅著細腰,願爲明鏡分嬌面
與君相向轉相親,與君雙棲共一身
願作貞鬆千歲古,誰論芳槿一朝新
百年同謝西山日,千秋萬古北邙塵
鸞鏡曉含春,蛾眉向影嚬
開衣裳破,那堪粉黛新
春還洛陽道,爲憶春階草
楊葉未能攀,梅花待君掃
今朝喜鵲傍人飛,應是狂夫走馬歸
遙想行歌共遊樂,迎前含笑著春衣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76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