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唐〕 712 - 770 年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翠微㔩葉垂鬢脣
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
就中雲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
紫駝之峯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
犀筯厭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
黃門飛鞚不動塵,御廚絡繹送八珍
簫鼓哀吟感鬼神,賓從雜遝實要津
後來鞍馬何逡巡,當軒下馬入錦茵
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
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四郊未寧靜,垂老不得安
子孫陣亡盡,焉用身獨完
投杖出門去,同行爲辛酸
幸有牙齒存,所悲骨髓幹
男兒既介冑,長揖別上官
老妻臥路啼,歲暮衣裳單
孰知是死別,且復傷其寒
此去必不歸,還聞勸加餐
土門壁甚堅,杏園度亦難
勢異鄴城下,縱死時猶寬
人生有離合,豈擇衰老端
憶昔少壯日,遲迴竟長嘆
萬國盡征戍,烽火被岡巒
積屍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鄉爲樂土,安敢尚盤桓
棄絕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爺孃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
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雲霄
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
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
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
千村萬落生荊杞
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
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
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
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
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
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溼聲啾啾
蜀主窺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華想象空山裏,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1.46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