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繹
〔南北朝〕 508 - 555 年
梁元帝蕭繹,字世誠,小字七符,自號金樓子,南蘭陵(今江蘇常州)人。南北朝時期樑代皇帝(552年―554年在位)。梁武帝蕭衍第七子,梁簡文帝蕭綱之弟。 蕭繹於514年封湘東王,早年因病而一眼失明。547年出荊州,任荊州刺史、使持節、都督荊雍湘司郢寧樑南北秦九州諸軍事、鎮西將軍。侯景之亂時,梁武帝遣人至荊州宣讀密詔,授蕭繹爲侍中、假黃鉞、大都督中外諸軍事、司徒承製,其餘職務如故。549年梁武帝餓死臺城後,蕭繹首先發兵攻滅自己的侄兒河東王蕭譽與哥哥邵陵王蕭綸,並擊退襄陽都督蕭詧(蕭譽之兄弟)的來犯;之後再命王僧辯率軍東下消滅侯景。552年侯景死後,蕭繹即帝位於江陵。當時,羣臣中有人建議返回舊都建康,但蕭繹沒有同意。 蕭繹即帝位之後,其弟武陵王蕭紀稱帝於益州;於是蕭繹便派兵前往四川消滅蕭紀,同時也請求西魏出兵。此舉給了西魏可趁之機,益州因此淪落敵手。554年,蕭繹給西魏宇文泰寫信,要求按照舊圖重新劃定疆界,言辭又極爲傲慢。宇文泰大爲不滿,命令常山公於謹、大將軍楊忠等將領以5萬兵馬進攻江陵(今湖北江陵縣)。梁元帝戰敗,由御史中丞王孝祀作降文。隨後,便率太子等人到西魏軍營投降。不久爲襄陽都督蕭詧以土袋悶死,江陵“闔城老幼被虜入關”,後葬於潁陵,潁陵現存一對石獸(方旗廟石刻)。 梁元帝是一個愛好讀書與喜好文學的君主,“四十六歲,自聚書來四十年,得書八萬卷”,自稱“韜於文士,愧於武夫。”
【其一】
別罷花枝不共攀,別後書信不相關
欲覓行人寄消息,衣常潮水暝應還
【其二】
三月桃花含面脂,五月新油好煎澤
莫復臨地不寄人,謾道江中無估客
洛陽小苑之西,長安大道之東
苔染池而盡緑,桃含山而並紅
露沾枝而重葉,綱縈花而曳風
巫山巫峽長,垂柳復垂楊
同心且同折,故人懷故鄕
山似蓮花艷,流如明月光
寒夜猿聲徹,遊子淚沾裳
其一
昆明夜月光如練,上林朝花色如霰
花朝月夜動春心,誰忍相思不相見
其二
試看機上交龍錦,還瞻庭裏合歡枝
映日通風影珠幔,飄花拂葉度金池
不聞離人當重合,惟悲合罷會成離
其三
門前楊柳亂如絲
直置佳人不自持
適言新作作紈詩
誰悟今成織素辭
其四
日暮徙倚渭橋西,正見涼月與雲齊
若使月光無近遠,應昭離人今夜啼
当垆擅旨酒,一卮堪十千
无劳蜀山铸,扶受采金钱
人生行乐尔,何处不留连
朝为洛生咏,夕作据梧眠
从兹忘物我,优游得自然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3.03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