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梵志
〔唐〕 ? - 約670 年
唐初白话诗僧,原名梵天,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南)人,字、号、生平、家世均不详,约唐初数十年间(隋明帝杨广至唐高宗李治年间前后)在世。
幼时家境尚殷富,多读诗书,曾有妻室儿女,中年后家业败落,遂皈信佛教。
晚况萧条,享年逾七十。
喜作诗宣弘佛理劝诫世人,以说理议论为主,对世态人情多讽刺和揶揄。
其诗语言浅近,多用村言俚语,在唐时民间流传颇广,人谓「不守经典,皆陈俗语,非但智士回意,实易愚夫改容,远近传闻,劝惩令善」。
约在八、九世纪间传入日本。
对唐代诗人寒山等创作有较大影响,王维、顾况、白居易、皎然等也有风格近似的诗作。
宋代还有仿作。
明清以后因作品不容于正统,大部已佚,《全唐诗》未收。
敦煌藏经洞发现其诗手抄本后,才又获国内外重视。
后人的辑本有1925年刘复校录本,1935年郑振铎校补本。
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收集敦煌本王梵志诗集以及散见的佚诗,比较完备。
知识相伴侣,暂时不觉老。
面皱黑发白,把杖入长道。
眼中冷泪下,病多好时少。
怨家乌枯眼,无睡天难晓。
朝夕乞暂时,百长谁肯保。
使者门前唤,手脚婆罗草。
学行百千般,澄心遍照看。
泥犁映兜率,因生有涅盘。
世间诸法相,浩浩亦其宽。
欲说深心义,无求最大安。
不净脓血袋,四大共为因。
六贼都成体,败坏一时分。
风者吹将散,火者焰来亲。
水者常流急,土者合成人。
体骨变为土,还归足下尘。
世间何物重,夫妻取是好。
一个厥磨师,眼看绝行道。
熏熏莫恨天,业是前身报。
妻儿嫁与鬼,你向谁边告。
教你别取妻,不须苦烦恼。
五体一身内,蛆虫塞破袋。
中间八万户,常无啾唧声。
脓流遍身绕,六贼腹中停。
两两相啖食,强弱自相征。
平生事人我,何处有公名。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1.45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