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
〔明〕 1518 - 1593 年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
与“医圣”万密斋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
释名
亦名铁液、铁屑、铁蛾。
打铁时,火花散飞,细微如屑,飞动如蛾。
气味
辛、平、无毒。
主治
小儿丹毒。
用铁落研细,调猪油涂搽。
善怒发狂,惊邪癫。
用铁落煎水服。
附方
《神农本草经》还载:铁落可治恶疮疥疡。
但用法不详。
释名
此乃作黄齑菜水也。
气味
酸,咸,无毒。
主治
性滑,上可至颠,下可至泉,宜煎四末之药。
考释
李时珍在该药集解项下曰:“此乃作黄齑菜水也。
”考齑字,《辞源》释义为切碎后用盐腌制的咸菜。
民间一般用芥菜、白菜等蔬菜腌制。
如《本草纲目》菜部芥一药的集解项下转引苏颂曰:“紫芥,茎叶纯紫可爱,作齑最美。
”由此可见,齑水就是用盐腌制咸菜中产生的黄色卤水。
李时珍言其“酸,咸,无毒”,有“吐诸痰饮宿食”的功效。
释名
指古屋里的倒挂尘,亦名乌龙尾、烟珠。
同时,要烧领烟尽,筛取末入药。
气味
辛、苦、微寒、无毒。
主治
反胃。
用梁上尘调黑驴尿服之。
吐泻。
用梁上尘,滚汤泡过,澄清后饮之。
小便不通。
用梁上尘二指撮,清水送下。
脱肛。
用梁上尘和鼠粪烧烟,放在桶内,人坐桶上熏之。
熏数次可愈。
喉痹乳蛾。
用梁上尘、枯矾、好皂荚(以盐炒黄),等分研细,或向蛾吹去,或点在蛾上,都有效。
牙痛。
用梁上尘,盐炒,研细。
左牙痛,吹械鼻中,右牙痛,吹右鼻中。
鼻中息肉。
用梁上尘吹鼻中,有效。
噩梦至死。
不要用火照,急以梁上尘塞入鼻中,可以救活。
缢死。
用梁上尘,团成豆子那样大,放在筒子里,共作四筒,由四个人同时极力吹入两耳及两鼻孔。
如人死不久,可望救活。
月经流血不止。
用梁上尘半两,炒至烟尽,加荆芥穗半两,研末。
每服二钱,茶送下。
胎动。
用梁上尘、百草霜等分,酒送下。
横生逆产。
用梁上尘、酒送下。
妒乳(乳汁流不出,乳房肿痛)。
用醋调梁上尘涂搽。
石痈(痈硬如石,不作脓)。
用梁上尘、葵根与茎(化灰)等分,醋调敷患处。
发背肿痛。
用厨房内梁上尘,和生葱嫩心共捣成膏子敷患处,须留顶。
一日一换,干则加水润湿。
无名恶疮。
用梁上倒挂尘一条、韭菜地蚯蚓泥少许,加蜂蜜,捏成小饼,阴干。
用时以蜜水调敷疮上。
小儿头疮。
用梁上尘和油瓶底渣,以皂荚汤洗疮后涂搽。
小儿丹毒。
用梁上尘和腊猪油涂搽。
气味
平、无毒
主治
鼻血不止。
用定州白瓷细末,吹少计入鼻,血立止。
吐血不止。
用上等白瓷研末二钱,皂荚子仁煎汤送下。
三付即愈。
小便淋痛。
用真定白瓷,煅过,研末二两,生、熟地黄末各一两,每服二钱,木通煎汤送下。
目生翳膜。
用细料白瓷钟一个,放入大火中煅过,研末,纸筛筛过后,只留筛下极细的粉子,加雄黄二分共为末,早晚各点少计,不可多用。
能用牛角簪拨出翳膜最好。
如眼发红,可将人退(头发)末点眼角即愈。
身上和脸上出白丹。
用白瓷末和猪油涂搽。
赤黑丹疥,或痒或燥,不急治疗,遍身传播,可以引起死亡。
用白瓷末和猪油涂搽。
汤火灼伤。
用青瓷碗片为末,水飞过,和桐油涂搽。
或用景德镇瓷器打碎,埋灶内,炭火铺上,一夜取出,去火毒,研末,加黄丹少许涂搽。
气味
性凉。
主治
反胃吐食,取螺蛳一斗,水浸,取泥晒干,每服一钱,火酒调下。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4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