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商
〔周〕 前507 - ? 年
卜商(前507年~?):字子夏,尊称“卜子”或“卜子夏”。
春秋末年晋国温地(今河南温县)人,一说卫国人,“孔门十哲”之一,七十二贤之一。
乾,元、亨、利、贞。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乾始降气者也。
始而通,终而济,保其正也,故统万物而无外。
夫天者,位也、质也。
乾者,人也、精神也,有其人然后定其位,精神通明然后统其质,故能云行雨施、生类继续。
大明终始而分其六位,乘其隐见而得其变化,故得生成而性命正矣。
是以圣人之当位也,保合于乾元太和之道乃利而终正也。
故能首出庶物万国保其安也。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健而不息,天之运也。
自强而成,德者君子之事也。
初九,潜龙勿用。
象曰:阳在下也。
阳气始生,潜而未形,虽德龙德,与众无以异也。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象曰:德施普也。
阳气生物始见于田也,稼者可以乘其时也,惟大人学之成德可以普天下所利、见明其道也。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象曰:反复道也。
君子能通天下之志、体天下之变,屈舒用舍唯时进退者也。
故当知终之地、守知至之机,有庇人之大德,守事君之小心,虽在上位反而复守其卑。
健于德、敬于人、勤于事上,终日而不懈夕。
犹惕然此其道也。
虽危,何咎君子所以修其德而后其身也。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象曰:进无咎也。
官人者人望其咎也。
位高者,主畏其逼也,位革于下也,可无惧乎?位上公也、逼帝王也、可进而谦让恤患,以勤百姓将务时,以进其道也。
而犹自疑德之薄,而位之下,而卑以自守,故曰在渊无咎也。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象曰:大人造也。
阳升而万物相见也,以圣人之大德而为乎天下,明以周之、神以化之,而莫见其状,则智惘辨其处,万物咸仰其宜,利见大人而赖其治也。
上九,亢龙有悔。
象曰:盈不可久也。
阳极则消之,盈则亏之,终则始之也。
亢而不知,虽尊极天下威大四海,未离于悔也。
故圣人与时而消息,则尧授舜、舜授禹,不极于亢,而善其终也。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阳者,刚德之物也。
凡用者皆取象焉,故曰乾坤,其易之门,邪阳肆而不已,则暴时而后动,则治。
夫首者事之,倡也。
故圣人之治天下也,有以诛乱去恶者也,应之而正,非其倡也。
则天下皆覩圣人之用九之无首也。
此天之无私矣,天下之归矣吉。
何往哉!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
亨者,嘉之会也。
利者,义之和也。
贞者,事之干也。
君子体仁,足以长人。
嘉会
《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
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
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
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
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也。
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
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
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
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
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
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是谓四始,诗之至也。
然则《关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风,故系之周公。
南,言王化自北而南也。
《鹊巢》《驺虞》之德,诸侯之风也,先王之所以教,故系之召公。
《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
是以《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
是《关雎》之义也。
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
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义者。
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
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以六德为之本,以六律为之音。
  • 1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8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