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文房
〔元〕 ? - ? 年
辛文房,元代﹐字良史﹐西域人﹐曾官省郎。
能诗﹐与王执谦﹑杨载齐名。
有《披沙诗集》﹐已佚。
泰定元年(公元1324)官居省郎之职。
此书成于元成宗大德甲辰(公元1304),共收唐五代诗人传记二百七十八篇,传中附及一百二十,合计三百九十八人。
唐代许多诗人在旧史中无传可稽,辛氏广采资料,“游目简编,宅以史集,或求详累帙,因备先传,撰以成篇,斑斑有据,以悉全时之盛,用成一家之言”(《唐才子传·引》)其中一些史料,例如记载诗人登进士第年等,十分可贵;“传后附以论,多掎摭诗家利病,亦足以津逮艺林”(《四库全书总目》)。
辛氏虽为众多的唐代诗人立传,而其主旨却似乎在因人而品诗,重点在标其诗格,而不在考叙行迹,所以其中叙述诗人生平部分,杂采文集、笔记、小说等,而又缺乏必要的鉴辨,史实的疏误甚多。
相反,辛氏或摘取作家本人及他人诗文,或采择前人旧评,或在前人旧评基础上有所增饰,或自出新意,品评诗歌,则颇具启发性。
所以,“此书的主要价值与其说在提供诗人传记史料方面,倒不如说是在唐诗的品评方面。
”(陶敏、李一飞《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但它毕竟是唯一的一部唐代诗人传记,故历来为研究者所重视。
信陵,贞元元年郑全济榜及第。
仕为舒州望江县令,卒。
工诗,有集一卷,今传。
士谔,贞元元年礼部侍郎鲍防下进士。
顺宗时,累至宣歙巡官,为王叔文所恶,贬汀州宁化尉。
元和初,宰相李吉甫知奖,擢为监察御史,掌制诰。
后以与窦群、吕温等诬论宰执,出为资州刺史。
士谔工诗,妙造梁《选》,作皆典重。
早岁尝游女几山,有卜隐之志,勋名相迫,不遂初心。
有诗集行于世。
碧,字太碧。
贞元间举进士,累不第,便觉三山跬步,云汉咫尺。
初慕李翰林之高躅,一杯一咏,必见清风,故其名字皆亦逼似,如司马长卿希蔺相如为人也。
天才卓绝,气韵不凡,委兴山水,投闲吟酌,言多野意,俱状难摹之景焉。
有《歌行集》二卷传世。
子瀛。
放,字长通,南阳人也。
初,居临汉水,遭岁歉,南来卜隐剡溪、镜湖间。
排青紫之念,结庐云卧,钓水樵山。
尝著白接,鹿裘笋屦,盘桓酒家。
时江浙名士如林,风流儒雅,俱从高义。
如皇甫兄弟,皎、彻上人,皆山人良友也。
大历中,嗣曹王皋镇江西,辟为节度参谋。
有《别同志》曰:"潺湲寒溪上,自此成离别。
回首望归人,移舟逢暮雪。
频行识草树,渐老伤年发。
唯有白云心,为向东山月。
"未几,不乐鞅掌,扁舟告还。
贞元二年,诏举韬晦奇才,特下聘礼,拜左拾遗,不就,表谢之。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放工诗,风度清越,神情萧散,非寻常之比。
集二卷,今行于世。
楚,字壳士,敦煌人也。
五岁能文章。
贞元七年尹枢榜进士及第。
时李说、严绶、郑儋继领太原,高其才行,引在幕府,由掌书记至判官。
德宗喜文,每省太原奏疏,必能辨楚所为,数称美之。
宪宗时,累擢知制诰。
皇甫镈荐为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楚工诗,当时与白居易、元稹、刘禹锡唱和甚多。
有《漆奁集》一百三十卷,行于世。
自称曰:"白云孺子"。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39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