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文房
〔元〕 ? - ? 年
辛文房,元代﹐字良史﹐西域人﹐曾官省郎。
能诗﹐与王执谦﹑杨载齐名。
有《披沙诗集》﹐已佚。
泰定元年(公元1324)官居省郎之职。
此书成于元成宗大德甲辰(公元1304),共收唐五代诗人传记二百七十八篇,传中附及一百二十,合计三百九十八人。
唐代许多诗人在旧史中无传可稽,辛氏广采资料,“游目简编,宅以史集,或求详累帙,因备先传,撰以成篇,斑斑有据,以悉全时之盛,用成一家之言”(《唐才子传·引》)其中一些史料,例如记载诗人登进士第年等,十分可贵;“传后附以论,多掎摭诗家利病,亦足以津逮艺林”(《四库全书总目》)。
辛氏虽为众多的唐代诗人立传,而其主旨却似乎在因人而品诗,重点在标其诗格,而不在考叙行迹,所以其中叙述诗人生平部分,杂采文集、笔记、小说等,而又缺乏必要的鉴辨,史实的疏误甚多。
相反,辛氏或摘取作家本人及他人诗文,或采择前人旧评,或在前人旧评基础上有所增饰,或自出新意,品评诗歌,则颇具启发性。
所以,“此书的主要价值与其说在提供诗人传记史料方面,倒不如说是在唐诗的品评方面。
”(陶敏、李一飞《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但它毕竟是唯一的一部唐代诗人传记,故历来为研究者所重视。
继,字懿孙,襄州人。
天宝十二年礼部侍郎杨浚下及第。
与皇甫冉有髫年之故,契逾昆玉,早振词名。
初来长安,颇矜气节,有《感怀》诗云:"调与时人背,心将静者论。
终年帝城里,不识五侯门。
"尝佐镇戎军幕府,又为盐铁判官。
大历间,入内侍,仕终检校祠部郎中。
继博览有识,好谈论,知治体,亦尝领郡,辄有政声。
诗情爽激,多金玉音。
盖其累代词伯,积袭弓裘,其于为文,不雕自饰,丰姿清迥,有道者风。
集一卷,今传。
冉,字茂政,安定人。
避地来寓丹阳,耕山钓湖,放适闲淡。
或云秘书少监彬之侄也。
十岁能属文,张九龄一见,叹以清才。
天宝十五年卢庚榜进士。
调无锡尉,营别墅阳羡山中。
大历初,王缙为河南节度,辟掌书记,后入为左金吾卫兵曹参军,仕终拾遗、左补阙。
公自擢桂礼闱,便称高格。
往以世道艰虞,遂心江外,故多飘薄之叹。
每文章一到朝廷,而作者变色,当年才子,悉愿缔交,推为宗伯。
至其造语玄微,端可平揖沈、谢,雄视潘、张。
惜乎长辔未骋,芳兰早凋,良可痛哉!有诗集三卷,独孤及为序,今传。
士元,字君胄,中山人也。
天宝十五载卢庚榜进士。
宝应初,选京畿县官。
诏试政事中书,补渭南尉,历左拾遗,出为郢州刺史。
与员外郎钱起齐名。
时朝廷自丞相以下,出牧奉使,无两君诗文祖饯,人以为愧,其珍重如此。
二公体调,大抵欲同,就中郎君稍更闲雅,逼近康乐。
珠联玉映,不觉成编,掩映时流,名不虚矣。
有别业在半日吴村,王季友、钱起等皆见题咏,每夸胜绝。
诗集今传于世。
一公,剡中人。
童子出家,瓶钵之外,余无有。
天性超颖,追踪谢客,隐麻源第三谷中,结茆读书。
后白业精进,居若耶溪云门寺,从学者四方而至矣。
尤工诗,气质淳和,格律清畅。
两浙名山,暨衡、庐诸甲刹,悉所经行。
与皇甫昆季、严少府、朱山人、彻上人等为诗友,酬赠甚多。
刻意声调,苦心不倦,骋誉丛林。
后顺寂于岑山。
集今传世。
论曰:自齐、梁以来,方外工文者,如支遁、道遒、惠休、宝月之俦,驰骤文苑,沉淫藻思,奇章伟什,绮错星陈,不为寡矣。
厥后丧乱,兵革相寻,缁素亦已狼藉,罕有复入其流者。
至唐累朝,雅道大振,古风再作,率皆崇衷像教,驻念津梁,龙象相望,金碧交映。
虽寂寥之山河,实威仪之渊薮。
宠光优渥,无逾此时。
故有颠顿文场之人,憔悴江海之客,往往裂冠裳,拨矰缴,杳然高迈,云集萧斋,一食自甘,方袍便足,灵台澄皎,无事相干,三余有简牍之期,六时分吟讽之隙。
青峰瞰门,绿水周舍,长廊步屟,幽径寻真,景变序迁,荡入冥思。
凡此数者,皆达人雅士,夙所钦怀,虽则心侔迹殊,所趣无间。
会稽传孙、许之玄谈,庐阜接谢、陶于白社,宜其日锻月炼,志弥厉而道弥精。
佳句纵模,不废禅定,岩穴相迩,更唱迭酬,苦于三峡猿,清同九皋鹤,不其伟欤。
与夫迷津畏途,埋玉世虑,蓄愤于心,发在篇咏者,未可同年而论矣。
然道或浅深,价有轻重,未能悉采。
其乔松于灌莽,野鹤于鸡群者,有灵一、灵彻、皎然、清塞、无可、虚中、齐己、贯休八人,皆东南产秀,共出一时,已为录实。
其或虽以多而寡称,或着少而增价者,如惟审、护国、文益、可止、清江、法照、广宣、无本、修睦、无闷、太易、景云、法振、栖白、隐峦、处默、卿云、栖一、淡交、良乂、若虚、云表、昙域、子兰、僧鸾、怀楚、惠标、可朋、怀浦、慕幽、善生、亚齐、尚颜、栖蟾、理莹、归仁、玄宝、惠侃、法宣、文秀、僧泚、清尚、智暹、沧浩、不特第四十五人,名既隐僻,事且微冥,今不复喋喋云尔
众甫,京口人。
隐居不务进取,与皇甫御史友善,精庐接近。
后各游四方,曾寄处士诗曰:"伏腊同鸡黍,柴门闭雪天。
"时宦亦有征辟者,守死善道,卒不就。
众甫诗婉媚绮错,巧用文字,工于兴喻,文流中佳士也。
同在一时者,有赵微明、于逖、蒋涣、元季川,俱山颠水涯,苦学贞士,名同兰茝之芳,志非银黄之慕。
吟咏性灵,陶陈衷素,皆有佳篇,不能湮落。
惜其行藏之大概,不见于记录,故缺其考详焉。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5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