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弄
江中綠霧起涼波,天上疊巘紅嵯峨。
水風浦雲生老竹,渚暝蒲帆如一幅。
鱸魚千頭酒百斛,酒中倒臥南山綠。
吳歈越吟未終曲,江上團團帖寒玉。
水風浦雲生老竹,渚暝蒲帆如一幅。
鱸魚千頭酒百斛,酒中倒臥南山綠。
吳歈越吟未終曲,江上團團帖寒玉。
《江南弄》是唐代詩人李賀的作品。
此詩前四句描寫江南景物的美好,後四句描述江南人在山清水秀的環境中飲酒歌吟的暢適。
全詩寫江南暮色,清新明麗,美景醉人,秀色可餐,表現出詩人對美好山水的熱愛之情。
此詩前四句描寫江南景物的美好,後四句描述江南人在山清水秀的環境中飲酒歌吟的暢適。
全詩寫江南暮色,清新明麗,美景醉人,秀色可餐,表現出詩人對美好山水的熱愛之情。
江南弄:樂府詩清商曲辭題名。
《樂府解題》說:“江南古辭,蓋美芳晨麗景,嬉遊得時。
”
綠霧:青茫茫的霧氣。
團霧從碧綠的江波中升起,故稱“綠霧”。
宋蘇軾《壽星院寒碧軒》詩:“紛紛蒼雪落夏簟,冉冉綠霧沾人衣。
”涼波:清涼的水面。
宋晏殊《浣溪沙》詞:“小閣重簾有燕過,晚花紅片落庭莎,曲闌干影入涼波。
”
疊巘(yǎn):本指層疊的山巒。
南朝宋謝靈運《晚出西射堂》詩:“連障疊巘崿,青翠杳深沉。
”此形容晚霞。
嵯峨(cuóé):山峯高峻貌。
“水風”句:言竹木與江水相連,彷彿風和雲都是從竹林中生出來的。
“渚暝”句:寫黃昏時渡口衆多的帆船相連成片,如一幅圖畫。
渚:水中的小塊陸地。
暝:昏暗。
蒲帆:指用蒲草織成的船帆。
鱸(lú)魚:一種味道鮮美的魚。
江南鱸魚自魏晉以來就爲人所珍視。
百斛(hú):泛指多斛。
斛:量具名。
古以十鬥爲斛,南宋末改爲五斗。
酒中倒臥:飲酒中間就醉倒了。
酒中:指酒喝到一半。
倒臥:橫臥,橫倒。
南山綠:此用陶淵明《飲酒》詩“悠然見南山”之意。
吳歈(yú)越吟:指江南地方歌曲。
吳歈:即吳歌。
越吟:越歌。
左思《吳都賦》:“荊豔楚舞,吳歈越吟。
”
貼寒玉:喻初升之月映在江面上。
寒玉:比喻清冷雅潔的東西,此喻月。
宋呂渭老《念奴嬌·贈希文寵姬》詞:“暮雲收盡,霽霞明高擁一輪寒玉。
”
《樂府解題》說:“江南古辭,蓋美芳晨麗景,嬉遊得時。
”
綠霧:青茫茫的霧氣。
團霧從碧綠的江波中升起,故稱“綠霧”。
宋蘇軾《壽星院寒碧軒》詩:“紛紛蒼雪落夏簟,冉冉綠霧沾人衣。
”涼波:清涼的水面。
宋晏殊《浣溪沙》詞:“小閣重簾有燕過,晚花紅片落庭莎,曲闌干影入涼波。
”
疊巘(yǎn):本指層疊的山巒。
南朝宋謝靈運《晚出西射堂》詩:“連障疊巘崿,青翠杳深沉。
”此形容晚霞。
嵯峨(cuóé):山峯高峻貌。
“水風”句:言竹木與江水相連,彷彿風和雲都是從竹林中生出來的。
“渚暝”句:寫黃昏時渡口衆多的帆船相連成片,如一幅圖畫。
渚:水中的小塊陸地。
暝:昏暗。
蒲帆:指用蒲草織成的船帆。
鱸(lú)魚:一種味道鮮美的魚。
江南鱸魚自魏晉以來就爲人所珍視。
百斛(hú):泛指多斛。
斛:量具名。
古以十鬥爲斛,南宋末改爲五斗。
酒中倒臥:飲酒中間就醉倒了。
酒中:指酒喝到一半。
倒臥:橫臥,橫倒。
南山綠:此用陶淵明《飲酒》詩“悠然見南山”之意。
吳歈(yú)越吟:指江南地方歌曲。
吳歈:即吳歌。
越吟:越歌。
左思《吳都賦》:“荊豔楚舞,吳歈越吟。
”
貼寒玉:喻初升之月映在江面上。
寒玉:比喻清冷雅潔的東西,此喻月。
宋呂渭老《念奴嬌·贈希文寵姬》詞:“暮雲收盡,霽霞明高擁一輪寒玉。
”
綠霧從江中清涼的波濤中升起,天上紅霞重疊,像高峻的山峯。
河邊的雲,水面的風,都像從老竹林裏生出,洲渚暮色茫茫,衆多蒲帆連成一片,不甚分明。
鱸魚千頭醇酒百斛盡情享用,酒醉臥地,斜視着南山的綠影。
信口唱支吳歌越曲,還未唱完——江月如圓玉,已在東方冉冉上升。
河邊的雲,水面的風,都像從老竹林裏生出,洲渚暮色茫茫,衆多蒲帆連成一片,不甚分明。
鱸魚千頭醇酒百斛盡情享用,酒醉臥地,斜視着南山的綠影。
信口唱支吳歌越曲,還未唱完——江月如圓玉,已在東方冉冉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