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花时(1)·翠凤翎毛扎帚叉
翠凤翎毛扎帚叉(2),闲踏天门扫落花。
你看那风起玉尘砂(3),猛可的那一层云下,抵多少门外即天涯!
你再休要剑斩黄龙一线儿差(4),再休向东老贫穷卖酒家(5)。
你与俺眼向云霞(6)。
洞宾呵,你得了人可便早些儿回话。
若迟呵,错叫人留恨碧桃花(7)。
你看那风起玉尘砂(3),猛可的那一层云下,抵多少门外即天涯!
你再休要剑斩黄龙一线儿差(4),再休向东老贫穷卖酒家(5)。
你与俺眼向云霞(6)。
洞宾呵,你得了人可便早些儿回话。
若迟呵,错叫人留恨碧桃花(7)。
暂无
(1)赏花时:这首曲子出自汤显祖的《邯郸记》。
汤显祖根据唐人沈既济《枕中记》传奇情节改编的戏曲,写吕洞宾下凡去度一人上天代替何仙姑天门扫花之役,他到了邯郸(今属河北省)客店,遇卢生,把神奇的磁枕给他睡,让他做了一场黄粱美梦后,把他带到仙界去执帚。
“赏花时”,曲调名,剧本第三折“度世”中何仙姑所唱,她嘱吕洞宾速去速回,不要误期。
(2)“翠凤”二句:何仙姑扫花于天门,所执之帚叉乃用翠凤的翎毛所扎成。
翎,鸟翅上、尾上的长羽毛。
(3)“玉尘砂”几句:天界并无尘土泥沙,有的也只是玉屑,所以叫玉尘砂。
猛可的:突然间。
这几句的意思是说:“风吹落天上的碧桃花,不知要比云层之下人间好花开时辜负春光可惜多少?”何仙姑在天门外扫花,“门外即天涯”,还有怕错过蟠桃宴的意思。
语出刘禹锡《和令狐相公别牡丹》诗:“平章宅里一栏花,临到开时不在家。
莫道两京非远别,春明门外即天涯。
”
(4)剑斩黄龙一线儿差:做事冒冒失失,不听嘱咐,险些儿送了命。
吕洞宾曾带着“降魔太阿神光宝剑”下山,临行时师父嘱咐他不要寻和尚闹事。
他忘了师教,与正在讲经说法的黄龙禅师顶撞,被黄龙手起一戒尺打得头上起个疙瘩。
吕洞宾愤恨,半夜里祭起神剑去斩黄龙,结果剑被黄龙收去,人也被押,幸亏师父说情搭救了他。
故事出自《指月录》。
《醒世恒言》中有《吕洞宾飞剑斩黄龙》一篇。
日本内阁文库藏有《吕仙飞剑记》,其第五回《纯阳飞剑斩黄龙》所叙与此篇不同,当别有所本。
(5)东老贫穷:宋代湖州东林沉氏,自称东老。
他家境贫寒,但喜好留客醉饮,有客人以石榴皮在他家的墙题上题诗说:“西邻已富忧不足,东老虽贫乐有余。
白酒酿来因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
”苏轼诗序中曾记其事。
吕洞宾喜好饮酒,有酒醉岳阳楼的事。
这句是叫他途中不要贪饮被好客的酒家所挽留而误了事。
(6)眼向云霞:只留意仙界的事。
兼以云霞喻天上盛开的碧桃花。
(7)留恨碧桃花:因无人接替扫花之役,不能参加蟠桃宴而遗憾。
吕洞宾临行,何仙姑问他:“只此去未知何处度人?蟠桃宴可赶的上也?”《邯郸记》最后一折,吕洞宾带卢生来见何仙姑时说:“仙姑,恰蟠桃宴时节哩!”
汤显祖根据唐人沈既济《枕中记》传奇情节改编的戏曲,写吕洞宾下凡去度一人上天代替何仙姑天门扫花之役,他到了邯郸(今属河北省)客店,遇卢生,把神奇的磁枕给他睡,让他做了一场黄粱美梦后,把他带到仙界去执帚。
“赏花时”,曲调名,剧本第三折“度世”中何仙姑所唱,她嘱吕洞宾速去速回,不要误期。
(2)“翠凤”二句:何仙姑扫花于天门,所执之帚叉乃用翠凤的翎毛所扎成。
翎,鸟翅上、尾上的长羽毛。
(3)“玉尘砂”几句:天界并无尘土泥沙,有的也只是玉屑,所以叫玉尘砂。
猛可的:突然间。
这几句的意思是说:“风吹落天上的碧桃花,不知要比云层之下人间好花开时辜负春光可惜多少?”何仙姑在天门外扫花,“门外即天涯”,还有怕错过蟠桃宴的意思。
语出刘禹锡《和令狐相公别牡丹》诗:“平章宅里一栏花,临到开时不在家。
莫道两京非远别,春明门外即天涯。
”
(4)剑斩黄龙一线儿差:做事冒冒失失,不听嘱咐,险些儿送了命。
吕洞宾曾带着“降魔太阿神光宝剑”下山,临行时师父嘱咐他不要寻和尚闹事。
他忘了师教,与正在讲经说法的黄龙禅师顶撞,被黄龙手起一戒尺打得头上起个疙瘩。
吕洞宾愤恨,半夜里祭起神剑去斩黄龙,结果剑被黄龙收去,人也被押,幸亏师父说情搭救了他。
故事出自《指月录》。
《醒世恒言》中有《吕洞宾飞剑斩黄龙》一篇。
日本内阁文库藏有《吕仙飞剑记》,其第五回《纯阳飞剑斩黄龙》所叙与此篇不同,当别有所本。
(5)东老贫穷:宋代湖州东林沉氏,自称东老。
他家境贫寒,但喜好留客醉饮,有客人以石榴皮在他家的墙题上题诗说:“西邻已富忧不足,东老虽贫乐有余。
白酒酿来因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
”苏轼诗序中曾记其事。
吕洞宾喜好饮酒,有酒醉岳阳楼的事。
这句是叫他途中不要贪饮被好客的酒家所挽留而误了事。
(6)眼向云霞:只留意仙界的事。
兼以云霞喻天上盛开的碧桃花。
(7)留恨碧桃花:因无人接替扫花之役,不能参加蟠桃宴而遗憾。
吕洞宾临行,何仙姑问他:“只此去未知何处度人?蟠桃宴可赶的上也?”《邯郸记》最后一折,吕洞宾带卢生来见何仙姑时说:“仙姑,恰蟠桃宴时节哩!”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