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聽吹笛
雪淨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
《塞上聽吹笛》是唐代詩人高適的作品。
此詩用明快秀麗的基調和豐富奇妙的想象,描繪了一幅優美動人的塞外春光圖,反映了邊塞生活中安詳、恬靜的一面。
詩人採用虛實結合的手法,在虛實交錯、時空穿梭之間,把戰士戍邊之志與思鄉之情有機地聯繫起來,統一起來,構成一幅奇麗寥廓、委婉動人的畫卷。
全詩含有思鄉的情調但並不低沉,表達了盛唐時期的豪情,是邊塞詩中的佳作。
塞上:指涼州(今甘肅武威)一帶邊塞。
雪淨:冰雪消融。
胡天:指西北邊塞地區。
胡是古代對西北部民族的稱呼。
牧馬還:牧馬歸來。
一説指敵人被擊退。
牧馬,放馬。
西北部民族以放牧爲生。
羌(qiāng)笛:羌族管樂器。
戍樓:報警的烽火樓。
梅花何處落:此句一語雙關,既指想象中的梅花,又指笛曲《梅花落》。
《梅花落》屬於漢樂府橫吹曲,善述離情,這裏將曲調《梅花落》拆用,嵌入「何處」兩字,從而構思成一種虛景。
關山:這裏泛指關隘山嶺。
冰雪融盡,入侵的胡兵已經悄然返還。
月光皎潔,悠揚的笛聲迴盪在戍樓間。
試問飽含離情的《梅花落》飄向何處?笛聲彷彿像梅花一樣隨風落滿了關山。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4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