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 七月西畴禾稻美
七月西畴禾稻美。
翠色沾衣,香比春花细。
乞巧聊供儿女戏,衰翁厌说填桥事。
细雨连宵偏入耳。
飒飒秋声,苔影生凉意。
回首江南鲈作市,扁舟爱杀天随子。
暂无
西畴:西面的田畴,泛指田地。
翠色沾衣:意与王维《山中》:“空翠湿人衣”句近。
香:稻花香。
乞巧:旧时风俗,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
宗懔《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
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填桥:即填河。
指每年七月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群鹊衔接为桥以渡银河的民间传说。
细雨连宵偏入耳句:同后一句化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飒飒(sà),象声词。
江南鲈作市:明指秋节已至,鲈鱼正肥;暗用张翰典抒发怀乡之情。
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张季鹰(张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莼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

天随子:即晚唐诗人陆龟蒙。
龟蒙自号天随子,本有胸怀济世之志,其《村夜二首》云:“岂无致君术,尧舜不上下。
岂无活国力,颇牧齐教化。
”可是他身处晚唐末世,举进士又不第,遂隐居于吴松。
姜夔《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
”作者故乡本在山东安丘。
横插二句江南典物,似是与词序中“即以故乡风物谱之”语悖。
然其时作者因牵连而任闲职,加之弟曹申吉身死,不免有心倦神疲,辞官归乡之感。
故“回首江南鲈作市”句应解为用莼鲈典而非描摹风物。
此处连用二典,即抒思归思隐之情。
暂无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4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