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十三卷 · 盡心上 · 第二十一節
孟子曰:“廣土衆民,君子欲之,所樂不存焉。
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樂之,所性不存焉。
君子所性,雖大行不加焉,雖窮居不損焉,分定故也。
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於心。
其生色也,睟然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
暂无
大行:指理想通行於天下。
睟(suì)然:溫潤的樣子。
盎(àng):顯現。
施:推及,擴展。
孟子說:“擁有廣大的土地,衆多的人民,是君子所希望得到的,但他們的樂趣並不在此,居於天下的中央,安撫天下的百姓,君子以此爲樂,但他們的本性不在於此。
君子的本性,即使他的主張通行於天下,也並不因此而增加;即使困窘隱居,也不會因此而減損,因爲他的本分已確定。
君子的本性,仁義禮智已根植於內心,生髮出來的神色是溫潤和順的,流露在臉上,充盈在肩背,推及肢體,肢體的動作,不必言說,就能使人明瞭。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4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