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風 · 豳風 · 狼跋
狼跋其胡,載疐其尾。
公孫碩膚,赤舄几几。
狼疐其尾,載跋其胡。
公孫碩膚,德音不瑕?
《國風·豳風·狼跋》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
歷代學者大多認定此詩所說的“公孫”即“周公”。
詩以“狼”的進退皆狼狽不堪的情景,來襯托周公進退從容、無所往而不宜的智慧品德。
也有人認爲這是諷刺貴族王孫的詩。
全詩二章,每章四句。
此詩語帶調侃,但有分寸,先以老狼前顛後躓的體態作比來揶揄人,後又在結句弱化了揶揄份量,使整首詩的氛圍帶上了一種特有的幽默感。
跋(bá):踐,踩。
胡:老狼頸項下的垂肉。
朱熹《詩集傳》:“胡,頷下懸肉也。

載(zài):則,且。
疐(zhì):同“躓”,跌倒。
一說腳踩。
公孫:國君的子孫。
碩膚:大腹便便貌。
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碩膚者,心廣體胖之象。

赤舄(xì):赤色鞋,貴族所穿。
几几:鮮明。
《毛傳》:“几几,絢貌。
”朱熹《詩集傳》又以爲是“安重貌”。
德音:好名聲。
朱熹《詩集傳》:“德音,猶令聞也。
”不瑕:無瑕疵,無過錯。
瑕:疵病,過失。
或謂瑕借爲“嘉”,不瑕即“不嘉”。
老狼前行踩下巴,後退又踩長尾巴。
公孫挺着大肚囊,腳穿紅鞋穩步踏。
老狼後退踩尾巴,前行又踩肥下巴。
公孫挺着大肚囊,品德聲望美無瑕。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4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