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 · 雨夜
絲雨織紅茵,苔階壓繡紋,是年年、腸斷黃昏。
到眼芳菲都惹恨,那更說,塞垣春。
蕭颯不堪聞,殘妝擁夜分,爲梨花、深掩重門。
夢向金微山下去,才識路,又移軍。
《唐多令·雨夜》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創作的一首詞。
上片是寫雨夜景象,辭藻美麗,用詞講究。
下片則是抒寫情感,餘興未盡,傷感至極。
全詞表達了詞人相似的傷痛之情,整體風格於簡淡中見含蓄,典雅中不失清新。
唐多令:詞牌名,也寫作《糖多令》,又名《南樓令》《箜篌曲》等。
雙調,六十字,上下片各四平韻,亦有前片第三句加一襯字者。
絲雨:謂細雨霏霏。
紅茵(yīn):紅色的墊褥,此處形容紅花遍地,猶如鋪了紅色地毯。
苔階:長有苔蘚的石階。
芳菲:芳香的花草。
塞垣(yuān):本指漢代爲抵禦鮮卑入侵所設的邊塞,後亦指長安以西的長城地帶。
蕭颯(sà):形容風雨吹打草木所發出的聲音。
“殘妝”句:梳妝已殘,夜半擁坐無眠,百無聊賴。
夜分:夜半。
重門:宮門,亦指屋內的門。
金微山:即今天的阿爾泰山,唐貞觀間以鐵勒卜骨部部地置金微都督府,乃以此山得名。
唐盧照鄰《王昭君》:“肝腸辭玉輦,形影向金微。

移軍:轉移軍隊。
細雨霏霏,雨打下的落花,好似紅色地毯鋪在苔蘚覆蓋的臺階上。
年年都在傷心欲絕的黃昏中度過,滿眼的花草都會無端地勾其幽怨,更不要說那邊塞的風光了,更加令人斷腸。
那風雨瀟颯的聲音不忍細聽,夜半時分,妝容已殘,擁着被衾遲遲不肯睡去。
怕梨花被風吹盡,於是緊緊關上閨門。
夢裏來到你從軍的邊塞,誰知道纔剛剛找到路徑,你所在的軍營便已經轉移到別處去了。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4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