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華清宮
春月夜啼鴉,宮簾隔御花。
雲生朱絡暗,石斷紫錢斜。
玉椀盛殘露,銀燈點舊紗。
蜀王無近信,泉上有芹芽。
《過華清宮》是唐代詩人李賀創作的一首五律。
此詩刻畫了華清宮冷落蕭瑟的景象,追述了華清宮清寂冷落的開端,暗示了華清宮冷落之原因。
前六句極寫華清宮滿目荒涼的景象,後兩句寫蜀王消息還未到,而泉水旁已生長了芹芽,意指已非當日景象。
全詩包含有深刻的諷剌,但含而不露,深得含蓄的妙處。
華清宮:唐宮殿名。
在陝西省臨潼縣城南驪山麓,其地有溫泉。
唐太宗貞觀十八年(644年)建湯泉宮,唐高宗咸亨二年(671年)改名溫泉宮。
唐玄宗天寶六載(747年)再行擴建,改名華清宮。
天寶十五載(756年)宮殿毀於兵火。
御花:宮苑中的花。
朱絡:紅漆的窗格子。
一說,爲掛在屋檐下防鳥雀的紅色網絡。
紫錢:紫色像錢形的苔蘚。
明何景明《畫錢賦》:“鬆團碧蓋,苔斷紫錢。

玉椀(wǎn):玉製的食具,亦泛指精美的碗。
一作“玉碗”。
殘露:殘餘的露水,此指殘餘的酒。
點:點亮。
一作點污之意,意思是燈紗上已經染上了斑點。
蜀王:指唐玄宗李隆基。
安史之亂中,安祿山叛軍猛攻長安,李隆基急急逃到蜀地去避難,詩人因此叫他是“蜀王”。
近信:新消息。
泉:指溫泉,即華清池。
芹:即水芹,夏季開白花,性喜溫暖潮溼,莖葉可作蔬菜。
在這春天的月夜裏,只聽見烏鴉哀啼,簾幕長垂,阻隔着寂寞的宮花。
雲霧繚繞,紅色的窗格顯得很暗淡,階石斷裂,錢形的紫苔歪歪斜斜。
當時玉碗裏興許還留有剩酒,銀燈恐怕也亮着,外面圍着薄紗。
蜀王出奔還沒有消息的時候,泉邊上就已經長出了水芹的嫩芽。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5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