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诗
仰彼朔风,用怀魏都。
原骋代马,倏忽北徂。
凯风永至,思彼蛮方。
原随越鸟,翻飞南翔。
四气代谢,悬景运周。
别如俯仰,脱若三秋。
昔我初迁,朱华未希。
今我旋止,素雪云飞。
俯降千仞,仰登天阻。
风飘蓬飞,载离寒暑。
千仞易陟,天阻可越。
昔我同袍,今永乖别。
子好芳草,岂忘尔贻?
繁华将茂,秋霜悴之。
君不垂眷,岂云其诚?
秋兰可喻,桂树冬荣。
弦歌荡思,谁与消忧?
临川暮思,何为泛舟?
岂无和乐,游非我邻。
谁忘泛舟?愧无榜人。
原骋代马,倏忽北徂。
凯风永至,思彼蛮方。
原随越鸟,翻飞南翔。
四气代谢,悬景运周。
别如俯仰,脱若三秋。
昔我初迁,朱华未希。
今我旋止,素雪云飞。
俯降千仞,仰登天阻。
风飘蓬飞,载离寒暑。
千仞易陟,天阻可越。
昔我同袍,今永乖别。
子好芳草,岂忘尔贻?
繁华将茂,秋霜悴之。
君不垂眷,岂云其诚?
秋兰可喻,桂树冬荣。
弦歌荡思,谁与消忧?
临川暮思,何为泛舟?
岂无和乐,游非我邻。
谁忘泛舟?愧无榜人。
《朔风诗》是三国时期曹植所作四言诗。
诗人壮志难酬、身如飘蓬,按抑不住心头的悲怆,用“骨气奇高”之笔,在风声雪影之下写了这首《朔风诗》,是一首颇有“块磊”的抒愤之作。
诗中时而借用典故,时而化用《诗经》名句,时而运用对仗和比喻,显示了诗人对诗句的锤炼之工,见出曹植之诗“始为宏肆,多生情态”的特色。
诗人壮志难酬、身如飘蓬,按抑不住心头的悲怆,用“骨气奇高”之笔,在风声雪影之下写了这首《朔风诗》,是一首颇有“块磊”的抒愤之作。
诗中时而借用典故,时而化用《诗经》名句,时而运用对仗和比喻,显示了诗人对诗句的锤炼之工,见出曹植之诗“始为宏肆,多生情态”的特色。
暂无
抬头仰望那呼呼的北风,心中怀念着魏国的国都。
多么希望骑上代马,迎风扬蹄,飞快地驰往洛阳。
(然而)在那总是和风徐徐的南方,我却要思念着那蛮北的江南。
多么希望能跟随在那些南飞的鸟儿身后,去实现我南征的宏图大志。
时光荏苒,(从太和元年徙封浚仪至此复还雍丘)这一别正如一俯一仰,相隔看起来并不太久,可对我来说却像过去了漫长的三年。
回想当时“初迁”,雍丘还是百花盛开的春日;而今重返故地,却已是“素雪云飞”的冬季。
(八年之中),就好像翻越于高山峻谷之间,(尝尽了颠沛流徙之苦)。
年复一年的风飘蓬飞和寒来暑往,不知何时才有我安定之所?千难万险纵可翻越,你我同胞骨肉却好像面临的是生离死别。
你(君王)说过喜爱芳草,我就牢记着要把它们进献给你;谁料在它们荣华繁茂之际,你却驱使秋天的严霜,使它们归于憔悴凋零。
你(君王)毫不顾念我的忠贞之心,还谈什么诚信?(请你明白,)我忠贞的意志就像那寒霜中的秋兰,北风前的桂木,决不易改。
弹琴放歌,虽可借以倾吐心曲,但却无人能帮我除去忧愁;雍丘之地,亦有川泽可供“泛舟”。
可是,不是我不想高高兴兴地去“泛舟”游乐,而是一起同游的跟我志趣不投。
即便是有雅兴泛舟,却连个撑船的人都找不到啊(指了解我政治怀抱的人)。
多么希望骑上代马,迎风扬蹄,飞快地驰往洛阳。
(然而)在那总是和风徐徐的南方,我却要思念着那蛮北的江南。
多么希望能跟随在那些南飞的鸟儿身后,去实现我南征的宏图大志。
时光荏苒,(从太和元年徙封浚仪至此复还雍丘)这一别正如一俯一仰,相隔看起来并不太久,可对我来说却像过去了漫长的三年。
回想当时“初迁”,雍丘还是百花盛开的春日;而今重返故地,却已是“素雪云飞”的冬季。
(八年之中),就好像翻越于高山峻谷之间,(尝尽了颠沛流徙之苦)。
年复一年的风飘蓬飞和寒来暑往,不知何时才有我安定之所?千难万险纵可翻越,你我同胞骨肉却好像面临的是生离死别。
你(君王)说过喜爱芳草,我就牢记着要把它们进献给你;谁料在它们荣华繁茂之际,你却驱使秋天的严霜,使它们归于憔悴凋零。
你(君王)毫不顾念我的忠贞之心,还谈什么诚信?(请你明白,)我忠贞的意志就像那寒霜中的秋兰,北风前的桂木,决不易改。
弹琴放歌,虽可借以倾吐心曲,但却无人能帮我除去忧愁;雍丘之地,亦有川泽可供“泛舟”。
可是,不是我不想高高兴兴地去“泛舟”游乐,而是一起同游的跟我志趣不投。
即便是有雅兴泛舟,却连个撑船的人都找不到啊(指了解我政治怀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