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十三卷 · 盡心上 · 第二十四節
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故觀於海者難爲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爲言。
觀水有術,必觀其瀾。
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流水之爲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達。
暂无
東山:即蒙山,在今山東蒙陰南。
瀾:大波浪。
容光:有空隙即能納光,指幽暗的間隙。
科:同“窠”,坎,坑。
成章:古稱樂曲終結爲一章。
此指事物達到一定階段或程度。
孟子說:“孔子登上東山,就覺得魯國變小了;登上了泰山,就覺得天下變小了。
因此見過大海的人,難以對別的水感興趣;在聖人門下游學的人,難以對別的言論感興趣。
觀賞水有方法,一定要觀賞它的波瀾。
太陽月亮都有光輝,極小的縫隙都能照得到。
流水這種東西,不把小的坑窪灌滿,就不會繼續向前流動。
君子有志於追求大道,不達到一定的程度不能通達。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5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