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風 · 秦風 · 駟驖
駟驖孔阜,六轡在手。
公之媚子,從公於狩。
奉時辰牡,辰牡孔碩。
公曰左之,舍拔則獲。
遊於北園,四馬既閒。
輶車鸞鑣,載獫歇驕。
公之媚子,從公於狩。
奉時辰牡,辰牡孔碩。
公曰左之,舍拔則獲。
遊於北園,四馬既閒。
輶車鸞鑣,載獫歇驕。
《國風·秦風·駟驖》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
這是一首描寫秦襄公田獵盛況的詩,反映了當時秦國的強大。
全詩三章,每章四句,敘事取景高度濃縮,突出典型場景和人物,抓住富於表現力的瞬間和細節,具有很高的藝術概括力。
這是一首描寫秦襄公田獵盛況的詩,反映了當時秦國的強大。
全詩三章,每章四句,敘事取景高度濃縮,突出典型場景和人物,抓住富於表現力的瞬間和細節,具有很高的藝術概括力。
駟:四馬。
驖(tiě):毛色似鐵的好馬。
阜:肥碩。
轡:馬繮。
四馬應有八條繮繩,由於中間兩匹馬的內側兩條轡繩系在御者前面的車槓上,所以只有六轡在手。
媚子:親信、寵愛的人。
狩:冬獵。
古代帝王打獵,四季各有專稱。
《左傳·隱公五年》:“故春蒐、夏苗、秋獮、冬狩。
”
奉:獵人驅趕野獸以供射獵。
時:“是”的假借,這個。
辰:母鹿。
牡:公獸,古代祭祀皆用公獸。
碩:肥大。
左之:從左面射它。
舍:放、發。
拔:箭的尾部。
放開箭的尾部,箭即被弓弦彈出。
北園:秦君狩獵憩息的園囿。
閒:通嫺,熟練。
輶(yóu):用於驅趕堵截野獸的輕便車。
鸞:通“鑾”,鈴。
鑣(biāo):馬銜鐵。
獫(xiǎn):長嘴的獵狗。
歇驕:短嘴的獵狗。
驖(tiě):毛色似鐵的好馬。
阜:肥碩。
轡:馬繮。
四馬應有八條繮繩,由於中間兩匹馬的內側兩條轡繩系在御者前面的車槓上,所以只有六轡在手。
媚子:親信、寵愛的人。
狩:冬獵。
古代帝王打獵,四季各有專稱。
《左傳·隱公五年》:“故春蒐、夏苗、秋獮、冬狩。
”
奉:獵人驅趕野獸以供射獵。
時:“是”的假借,這個。
辰:母鹿。
牡:公獸,古代祭祀皆用公獸。
碩:肥大。
左之:從左面射它。
舍:放、發。
拔:箭的尾部。
放開箭的尾部,箭即被弓弦彈出。
北園:秦君狩獵憩息的園囿。
閒:通嫺,熟練。
輶(yóu):用於驅趕堵截野獸的輕便車。
鸞:通“鑾”,鈴。
鑣(biāo):馬銜鐵。
獫(xiǎn):長嘴的獵狗。
歇驕:短嘴的獵狗。
四匹黑駿馬並排嘶鳴高昂,秦公嫺熟地收放六條絲繮。
那些最得寵信的臣僕衛隊,跟隨他們的君王狩獵圍場。
圍場小吏放出應時的公鹿,只見鹿羣是那樣肥大美好。
秦公興奮地呼喊左轉包抄,他搭弓放箭獵物應弦而倒!
打獵盡興後拐到北園遊玩,那四匹馬兒此刻盡享悠閒。
車兒輕輕轉啊鸞鈴叮噹響,車裏載着有功勞的小獵犬。
那些最得寵信的臣僕衛隊,跟隨他們的君王狩獵圍場。
圍場小吏放出應時的公鹿,只見鹿羣是那樣肥大美好。
秦公興奮地呼喊左轉包抄,他搭弓放箭獵物應弦而倒!
打獵盡興後拐到北園遊玩,那四匹馬兒此刻盡享悠閒。
車兒輕輕轉啊鸞鈴叮噹響,車裏載着有功勞的小獵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