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
〔明〕 1500? - 1582? 年
明小说家。
山阳人,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科举屡遭挫折,嘉靖中补贡生,后任浙江长兴县丞。
耻为五斗米折腰,拂袖而归,专意著述。
自幼喜读野言稗史、志怪小说,善谐谑,晚年作《西游记》,叙述唐高僧玄奘取经故事。
另有《射阳先生存稿》、《禹鼎志》等。
却说太宗与魏征在便殿对弈,一递一着,摆开阵势。
正合《烂柯经》云:
博弈之道,贵乎严谨。
高者在腹,下者在边,中者在角,此棋家之常法。
法曰:
宁输一子,不失一先。
击左则视右,攻后则瞻前。
有先而后,有后而先。
两生
勿断,皆活勿连。
阔不可太疏,密不可太促。
与其恋子以求生,不若弃之而取胜;与其无事而独行,不若固之而自补。
彼众我寡,先谋其生;我众彼寡,务张其势。
善胜者不争,善阵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乱。
夫棋始以正合,终以奇胜。
凡敌无事而自补者,有侵绝之意;弃小而不救者,有图大之心。
随手而下者,无谋之人;不思而应者,取败之道。
《诗》云:“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此之谓也。
诗曰:棋盘为地子为天,色按阴阳造化全。
下到玄微通变处,笑夸当日烂柯仙。
君臣两个对弈此棋,正下到午时三刻,一盘残局未终,魏征忽然踏伏在案边,鼾鼾盹睡。
太宗笑曰:“贤卿真是匡扶社稷之心劳,创立江山之力倦,所以不觉盹睡。
”太宗任他睡着,更不呼唤。
不多时,魏征醒来,俯伏在地道:“臣该万死,臣该万死!却才晕困,不知所为,望陛下赦臣慢君之罪。
”太宗道:“卿有何慢罪?且起来,拂退残棋,与卿从新更着。
”魏征谢了恩,却才拈子在手,只听得朝门外大呼小叫。
原来是秦叔宝、徐茂功等,将着一个血淋的龙头,掷在帝前,启奏道:“陛下,海浅河枯曾有见,这般异事却无闻。
”太宗与魏征起身道:“此物何来?”叔宝、茂功道:“千步廊南,十字街头,云端里落下这颗龙头,微臣不敢不奏。
”唐王惊问魏征:“此是何说?”魏征转身叩头道:“是臣才一梦斩的。
”唐王闻言,大惊道:“贤卿盹睡之时,又不曾见动身动手,又无刀剑,如何却斩此龙?”魏征奏道:“主公,臣的身在君前,梦离陛下——
身在君前对残局,合眼朦胧;梦离陛下乘瑞云,出神抖擞。
那条龙,在剐龙台上,被天兵将绑缚其中。
是臣道:‘你犯天条,合当死罪。
我奉天命,斩汝残生。
’龙闻哀苦,臣抖精神。
龙闻哀苦,伏爪收鳞甘受死;臣抖精神,撩衣进步举霜锋。
傣带一声刀过处,龙头因此落虚空。

太宗闻言,心中悲喜不一。
喜者夸奖魏征好臣,朝中有此豪杰,愁甚江山不稳?悲者谓梦中曾许救龙,不期竟致遭诛。
只得强打精神,传旨着叔宝将龙头悬挂市曹,晓谕长安黎庶,一壁厢赏了魏征,众官散讫。
当晚回宫,心中只是忧闷,想那梦中之龙,哭啼啼哀告求生,岂知无常,难免此患。
思念多时,渐觉神魂倦怠,身体不安。
当夜二更时分,只听得宫门外有号泣之
却说他师徒两个,策马前来,直至山门首观看,果然是一座寺院。
但见那层层殿阁,选迭廊房,三山门外,巍巍万道彩云遮;五福堂前,艳艳千条红雾绕。
两路松篁,一林桧柏。
两路松篁,无年无纪自清幽;一林桧柏,有色有颜随傲丽。
又见那钟鼓楼高,浮屠塔峻。
安禅僧定性,啼树鸟音闲。
寂寞无尘真寂寞,清虚有道果清虚。
诗曰:上刹-园隐翠窝,招提胜景赛娑婆。
果然净土人间少,天下名山僧占多。
长老下了马,行者歇了担,正欲进门,只见那门里走出一众僧来。
你看他怎生模样:头戴左笄帽,身穿无垢衣。
铜环双坠耳,绢带束腰围。
草履行来稳,木鱼手内提。
口中常作念,般若总皈依。
三藏见了,侍立门旁,道个问讯,那和尚连忙答礼,笑道失瞻,问:“是那里来的?请入方丈献茶。
”三藏道:“我弟子乃东土钦差,上雷音寺拜佛求经。
至此处天色将晚,欲借上刹一宵。
”那和尚道:“请进里坐,请进里坐。
”三藏方唤行者牵马进来。
那和尚忽见行者相貌,有些害怕,便问:“那牵马的是个甚么东西?”三藏道:“悄言!悄言!他的性急,若听见你说是甚么东西,他就恼了。
他是我的徒弟。

那和尚打了个寒噤,咬着指头道:“这般一个丑头怪脑的,好招他做徒弟?”三藏道:“你看不出来哩,丑自丑,甚是有用。

那和尚只得同三藏与行者进了山门。
山门里。
又见那正殿上书四个大字,是观音禅院。
三藏又大喜道:“弟子屡感菩萨圣恩,未及叩谢。
今遇禅院,就如见菩萨一般,甚好拜谢。
”那和尚闻言,即命道人开了殿门,请三藏朝拜。
那行者拴了马,丢了行李,同三藏上殿。
三藏展背舒身,铺胸纳地,望金象叩头。
那和尚便去打鼓,行者就去撞钟。
三藏俯伏台前,倾心祷祝。
祝拜已毕,那和尚住了鼓,行者还只管撞钟不歇,或紧或慢,撞了许久,那道人道:“拜已毕了,还撞钟怎么?”行者方丢了钟杵,笑道:“你那里晓得,我这是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的。
”此时却惊动那寺里大小僧人、上下房长老,听得钟声乱响,一齐拥出道:“那个野人在这里乱敲钟鼓?”行者跳将出来,咄的一声道:
“是你孙外公撞了耍子的!”那些和尚一见了,唬得跌跌滚滚,都爬在地下道:“雷公爷爷!”行者道:“雷公是我的重孙儿哩!
起来起来,不要怕,我们是东土大唐来的老爷。
”众僧方才礼拜,见了三藏,都才放心不怕。
内有本寺院主请道:“老爷们到后方丈中奉茶。
”遂而解缰牵马,抬了行李,转过正殿,径入后房,序了坐次。
那院主献了茶,又安排斋供。
天光尚早,三藏称谢未毕,只见那后面有两个小
且不言天神围绕,大圣安歇。
话表南海普陀落伽山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灵感观世音菩萨,自王母娘娘请赴蟠桃大会,与大徒弟惠岸行者,同登宝阁瑶池,见那里荒荒凉凉,席面残乱;虽有几位天仙,俱不就座,都在那里乱纷纷讲论。
菩萨与众仙相见毕,众仙备言前事。
菩萨道:“既无盛会,又不传杯,汝等可跟贫僧去见玉帝。
”众仙怡然随往。
至通明殿前,早有四大天师、赤脚大仙等众,俱在此迎着菩萨,即道玉帝烦恼,调遣天兵,擒怪未回等因。
菩萨道:“我要见见玉帝,烦为转奏。
”天师邱弘济即入灵霄宝殿,启知宣入。
时有太上老君在上,王母娘娘在后。
菩萨引众同入里面,与玉帝礼毕,又与老君、王母相见,各坐下,便问:“蟠桃盛会如何?”玉帝道:“每年请会,喜喜欢欢,今年被妖猴作乱,甚是虚邀也。
”菩萨道:“妖猴是何出处?”玉帝道:“妖猴乃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石卵化生的。
当时生出,即目运金光,射冲斗府。
始不介意,继而成精,降龙伏虎,自削死籍。
当有龙王、阎王启奏。
朕欲擒拿,是长庚星启奏道:‘三界之间,凡有九窍者,可以成仙。
’朕即施教育贤,宣他上界,封为御马监弼马温官。
那厮嫌恶官小,反了天宫。
即差李天王与哪吒太子收降,又降诏抚安,宣至上界,就封他做个‘齐天大圣’,只是有官无禄。
他因没事干管理,东游西荡。
朕又恐别生事端,着他代管蟠桃园。
他又不遵法律,将老树大桃,尽行偷吃。
及至设会,他乃无禄人员,不曾请他,他就设计赚哄赤脚大仙,却自变他相貌入会,将仙肴仙酒尽偷吃了,又偷老君仙丹,又偷御酒若干,去与本山众猴享乐。
朕心为此烦恼,故调十万天兵,天罗地网收伏。
这一日不见回报,不知胜负如何。

菩萨闻言,即命惠岸行者道:“你可快下天宫,到花果山打探军情如何。
如遇相敌,可就相助一功,务必的实回话。
”惠岸行者整整衣裙,执一条铁棍,驾云离阙,径至山前。
见那天罗地网,密密层层,各营门提铃喝号,将那山围绕的水泄不通。
惠岸立住,叫:“把营门的天丁,烦你传报:我乃李天王二太子木叉,南海观音大徒弟惠岸,特来打探军情。
”那营里五岳神兵,即传入辕门之内。
早有虚日鼠、昴日鸡、星日马、房日兔将言传到中军帐下。
李天王发下令旗,教开天罗地网,放他进来。
此时东方才亮,惠岸随旗进入,见四大天王与李天王下拜。
拜讫,李天王道:“孩儿,你自那厢来者?”惠岸道:“愚男随菩萨赴蟠桃会,菩萨见胜会荒凉,瑶池寂寞,引众仙并愚男去见玉帝。
玉帝备言父王等下界收伏妖猴,一日不见回报,胜负未知,菩
诗曰:大有唐王降敕封,钦差玄奘问禅宗。
坚心磨琢寻龙袕,着意修持上鹫峰。
边界远游多少国,云山前度万千重。
自今别驾投西去,秉教迦持悟大空。
却说三藏自贞观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蒙唐王与多官送出长安关外。
一二日马不停蹄,早至法门寺。
本寺住持上房长老,带领众僧有五百余人,两边罗列,接至里面,相见献茶。
茶罢进斋,斋后不觉天晚,正是那:影动星河近,月明无点尘。
雁声鸣远汉,砧韵响西邻。
归鸟栖枯树,禅僧讲梵音。
蒲团一榻上,坐到夜将分。
众僧们灯下议论佛门定旨,上西天取经的原由。
有的说水远山高,有的说路多虎豹,有的说峻岭陡崖难度,有的说毒魔恶怪难降。
三藏钳口不言,但以手指自心,点头几度。
众僧们莫解其意,合掌请问道:“法师指心点头者,何也?”三藏答曰:“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
我弟子曾在化生寺对佛设下洪誓大愿,不由我不尽此心。
这一去,定要到西天,见佛求经,使我们法轮回转,愿圣主皇图永固。
”众僧闻得此言,人人称羡,个个宣扬,都叫一声“忠心赤胆大阐法师”,夸赞不尽,请师入榻安寐。
早又是竹敲残月落,鸡唱晓云生。
那众僧起来,收拾茶水早斋。
玄奘遂穿了袈裟,上正殿,佛前礼拜,道:“弟子陈玄奘,前往西天取经,但肉眼愚迷,不识活佛真形。
今愿立誓:路中逢庙烧香,遇佛拜佛,遇塔扫塔。
但愿我佛慈悲,早现丈六金身,赐真经,留传东土。
”祝罢,回方丈进斋。
斋毕,那二从者整顿了鞍马,促趱行程。
三藏出了山门,辞别众僧。
众僧不忍分别,直送有十里之遥,噙泪而返,三藏遂直西前进。
正是那季秋天气,但见:数村木落芦花碎,几树枫杨红叶坠。
路途烟雨故人稀,黄菊丽,山骨细,水寒荷破人憔悴。
白-红蓼霜天雪,落霞孤鹜长空坠。
依稀黯淡野云飞,玄鸟去,宾鸿至,嘹嘹呖呖声宵碎。
师徒们行了数日,到了巩州城。
早有巩州合属官吏人等,迎接入城中。
安歇一夜,次早出城前去。
一路饥餐渴饮,夜住晓行,两三日,又至河州卫。
此乃是大唐的山河边界。
早有镇边的总兵与本处僧道,闻得是钦差御弟法师上西方见佛,无不恭敬,接至里面供给了,着僧纲请往福原寺安歇。
本寺僧人,一一参见,安排晚斋。
斋毕,吩咐二从者饱喂马匹,天不明就行。
及鸡方鸣,随唤从者,却又惊动寺僧,整治茶汤斋供。
斋罢,出离边界。
这长老心忙,太起早了。
原来此时秋深时节,鸡鸣得早,只好有四更天气。
一行三人,连马四口,迎着清霜,看着明月,行有数十里远近,见一山岭,只得拨草寻路,说不尽崎岖难走,又恐怕错
却说行者伏侍唐僧西进,行经数日,正是那腊月寒天,朔风凛凛,滑冻凌凌,去的是些悬崖峭壁崎岖路,迭岭层峦险峻山。
三藏在马上,遥闻唿喇喇水声聒耳,回头叫:“悟空,是那里水响?”行者道:“我记得此处叫做蛇盘山鹰愁涧,想必是涧里水响。
”说不了,马到涧边,三藏勒缰观看,但见:涓涓寒脉穿云过,湛湛清波映日红。
声摇夜雨闻幽谷,彩发朝霞眩太空。
千仞浪飞喷碎玉,一泓水响吼清风。
流归万顷烟波去,鸥鹭相忘没钓逢。
师徒两个正然看处,只见那涧当中响一声,钻出一条龙来,推波掀浪,撺出崖山,就抢长老。
慌得个行者丢了行李,把师父抱下马来,回头便走。
那条龙就赶不上,把他的白马连鞍辔一口吞下肚去,依然伏水潜踪。
行者把师父送在那高阜上坐了,却来牵马挑担,止存得一担行李,不见了马匹。
他将行李担送到师父面前道:“师父,那孽龙也不见踪影,只是惊走我的马了。
”三藏道:“徒弟啊,却怎生寻得马着么?”行者道:“放心,放心,等我去看来。

他打个唿哨,跳在空中,火眼金睛,用手搭凉篷,四下里观看,更不见马的踪迹。
按落云头报道:“师父,我们的马断乎是那龙吃了,四下里再看不见。
”三藏道:“徒弟呀,那厮能有多大口,却将那匹大马连鞍辔都吃了?想是惊张溜缰,走在那山凹之中。
你再仔细看看。
”行者道:“你也不知我的本事。
我这双眼,白日里常看一千里路的吉凶。
象那千里之内,蜻蜓儿展翅,我也看见,何期那匹大马,我就不见!”三藏道:“既是他吃了,我如何前进!可怜啊!这万水千山,怎生走得!”说着话,泪如雨落。
行者见他哭将起来,他那里忍得住暴燥,发声喊道:“师父莫要这等脓包形么!你坐着!坐着!等老孙去寻着那厮,教他还我马匹便了。
”三藏却才扯住道:“徒弟啊,你那里去寻他?
只怕他暗地里撺将出来,却不又连我都害了?那时节人马两亡,怎生是好!”行者闻得这话,越加嗔怒,就叫喊如雷道:“你忒不济!不济!又要马骑,又不放我去,似这般看着行李,坐到老罢!”哏哏的吆喝,正难息怒,只听得空中有人言语,叫道:
“孙大圣莫恼,唐御弟休哭。
我等是观音菩萨差来的一路神祇,特来暗中保取经者。
”那长老闻言,慌忙礼拜。
行者道:“你等是那几个?可报名来,我好点卯。
”众神道:“我等是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一十八位护教伽蓝,各各轮流值日听候。

行者道:“今日先从谁起?”众揭谛道:“丁甲、功曹、伽蓝轮次。
我五方揭谛,惟金头揭谛昼夜不离左右。
”行者道:“既如此,不当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6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