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自蔡中郎邕,字伯喈,于嵩山石室中得八角垂芒之秘,遂为书家授受之祖。
后传崔瑗子玉,韦诞仲将,及其女琰文姬。
姬传钟繇元常,魏相国。
元常初与关枇把学书抱犊山,师曹喜、刘得升,后得韦诞冢所藏书,遂过于师,无以为比。
繇传庾征西翼,卫夫人李氏,及其犹子会。
卫夫人传晋右将军王羲之逸少。
逸少世有书学,先于其父枕中窥见秘奥,与征西相师友,晚入中州,师《新众碑》,隶兼崔、蔡,草并杜、张,真集韦、锺、章齐皇、索。
润色古今,典午之兴;登峰造极,书家之盛。
若张丞相华,嵇侍中康,山吏部涛,阮步兵籍,向侍中秀辈,翰墨奇秀,皆非其匹。
故庾征西始疑而终服,谢太傅得片纸而宝藏。
冠绝古今,不可尚已。
右军传子若孙,及郄超、谢朏等,而大令献之独擅厥美。
大令传甥羊欣。
羊欣传王僧虔。
僧虔传萧于云、阮研、孔琳之。
子云传隋永欣师智永。
智永传唐虞永兴世南伯施。
伯施传欧阳率更询,本褚河南遂良登善。
登善传薛少保稷嗣通。
是为贞观四家。
而孙虔礼过庭独以草法为世所赏。
少保传李北海邕,与贺监知章同鸣开元之间。
率更传陆长史柬之。
柬之传犹子彦远。
彦远传张长史旭。
旭传颜平原真卿、李翰林白、徐会稽浩。
真卿传柳公权京兆、零陵僧怀素藏真、邬彤、韦玩、崔邈、张从申,以至杨凝式。
凝式传于南唐韩熙载、徐铉兄弟。
宋兴,李西台建中,周膳部越皆知名家,苏舜钦、薛绍彭继之,以逮南渡。
小米传其家法,盛行于世。
王庭筠以南宫之甥,擅名于金,传子澹游,至张天锡。
元初鲜于枢伯机得之。
独吴兴赵文敏公孟頫始事张即之,得南宫之传。
而天资英迈,积学功深,尽掩前人,超入魏、晋,当时翕然师之。
康里平章子山得其奇伟,浦城杨翰林仲弘得其雅健,清江范文白公得其洒落,仲穆造其纯和。
及门之徒惟桐江俞和子中以书鸣洪武初,后进犹及见之。
子山在南台时,临川危太朴、饶介之得其传授,而太朴以教宋璲仲珩、杜环叔循、詹希元孟举。
孟举少亲受业子山之门,介之以教宋克仲温。
而在至正初,揭文安公亦以楷法得名,传其子汯,其孙枢在洪武中仕为中书舍人,与仲珩、叔循声名相埒云。
饶介,字介之,号醉翁、华盖山樵、浮丘公童子,亦曰介叟,临川人,游建康,丁仲容婿畜之。
后卒于姑苏,时岁丁未。
宋范字仲温,一字克温,吴郡人。
卒官凤翔府同知,时洪武丁卯。
宋璲字仲珩,金华人,太史潜溪公仲子,仕止中书舍人,卒于洪武辛酉。
俞和字子中,号紫芝山憔。
桐江人,寓居钱塘。
洪武以布衣卒,年八十馀。
杜环字叔循,庐陵人,官水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