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崧
〔清〕 1625 - 1682 年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
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
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
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
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
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
明亡后,科举不第。
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
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
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佛狸祠下别。
看此处、江花如练,江烟似织。
忆昔结交坚戴笠,江左周郎英发。
正烂醉、金钗之侧。
宋玉计倪俱大侠,更颍川、年少风流客。
仰天啸,冠缨绝。
十年往事同陈迹。
恰传闻、洛阳金尽,栎阳狱急。
一旦二桃疑尽释,广柳车中人出。
又买得、如花小妾。
送客惊心千万里,但销魂、此际真愁绝。
吾自有,蒯通古。
全吴馆内,破楚门边十年事,记冶游作使,与卿并倚吴阊。
清狂。
帘前璧月,桥头画縠钿辕畔,游闲公子,红烛银筝,醉玉温香。
平康。
况曾经邂逅,枇杷巷口扫眉娘。
想那日妖娆,唤马药栏,微雨碧城凉。
难忘。
无端一别,腰身瘦尽东阳。
奈晓风残月,梦回酒醒,往事微茫。
堂堂。
问江东士女,涂辙谁令我辈妨。
料章华才子,也应点、两鬓吴霜。
想当年。
黄公垆畔兴翩翩。
盘马雕龙,春风门巷盛貂蝉。
有邹阳董相,一时赏誉重琅玕。
略记旗亭游处,都相似、尔我周旋。
自许上流,人称名士,终朝踏臂萦牵。
更儿呼德祖,弟畜灌夫,意气无前。
忆唱绿帻金丸。
风流放誔,并坐响鹍弦。
仿佛是、巷名金线,幕号红莲。
回中下杜,油壁雕鞍。
曾经坠粉遗钿。
狂奴减未,痴人死未,诟厉语亦相怜。
分携成旧雨,酒阑追省,一往凄然。
同学少年虽健,奈酒徒、散尽不堪言。
道政坊头,延秋门外,忆了万千千。
论窥帘、映柱人何限。
都分付、碎雨零烟。
念故人、一样艰难。
总萧瑟、江南庾子山。
写瑶琴怨,我弹未了,又怕君弹。
被酒阳狂,当歌慨慷,几遍雄心肮脏。
芦中人,灶下养。
市南屠狗,城东卖酱。
更邀昔日知交,白掷剧饮,掀髯抵掌。
击碎唾壶,拍碎胡琴,旧事流波一往。
想像衣香,沉吟手粉,十载后堂情状。
灯灺后,梦回时,曾否玉人无恙。
醉后猛然思省,人生何必定多情,且潦倒、短衣射虎,学蓝田李广。
君莫喜。
羊叔子。
何如铜雀台前伎。
拍檀槽。
横宝刀。
屠门大嚼,亦足以自豪。
人生有情泪沾臆。
虽寿松乔竟何益。
捋黄须。
眺五湖。
如此江山,应出孙伯符。
伤心史。
可怜子。
卿复何为尔。
大江东。
一帆风。
来往行人,闲坐说玄宗。
连昌宫中满宫竹。
白项老乌啼上屋。
穆提婆。
萧摩诃。
且自吾为楚舞、若楚歌。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6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